将一切献给红色卫生事业
纪念建党90周年 他与党同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值此党的生日即将来临之际,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怎能忘记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辉煌历程!笔者走近这位与党同龄的老党员,聆听了那段光辉历史,重温那永不褪色的记忆。】
将一切献给红色卫生事业
——记邢台市眼科医院老院长崔德元
战争年代,他13岁参军,当上了红25军医院院长钱信忠(1965年1日,任卫生部部长)的通信员,跟随刘邓大军转战南北,是众多救死扶伤的战士之一;和平时期,他来到邢台眼科医院,辗转市第一医院、邢钢医院,为构建医疗保障网络献计献策;离休后,他关心眼科医院发展,依旧发挥余热——这就是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离休老干部、原邢台眼科医院副院长崔德元。目前,90高龄的他是我市市直单位中唯一一名二战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干部。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记者敲开了崔德元的家门。一进门,他就紧握记者的手说道:“记者同志,我正在看报,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中,关注民生的举措好。”落座后,老人向记者打开了他那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
“放羊娃”走上革命道路
崔德元是陕西清涧胡家洼村人。由于家庭极其贫困,崔德元兄弟几人从很小就在附近的地主家做了放羊娃。
1935年9月,红25军到达陕北。1936年,当时崔德元刚刚13岁。他看到红军纪律严明,提倡“打土豪,分田地,救穷人”,就忍不住了,拉住当时已经参军的一位叫马绍清战士就说:“我也要当红军!”对方问:“你为什么想当红军?”崔德元当时的回答是:“我是穷人,参军才能有好日子过!”
参军后,部队对新兵展开了拉练。训练过程中,训练刻苦、头脑机灵的崔德元被当时任红军重伤医院院长的钱信忠选中,成为了一名通信员。“从此,我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我们卫生人员在部队同敌人展开游击运动战、攻坚战和阵地战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和不同任务,开展了有效的卫生防病和战伤医疗工作,保障了我们的战士在山岳地带、平原地带、水网地带、丛林地带等各种恶劣的环境中完成了训练和作战任务。”崔德元回忆说。
解放前与邢台结缘
谈起与邢台的缘分,老先生更是有着说不完的话。“1946年,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进驻邢台北关,我随当时任军区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来到这里,亲眼看到在医院看病的人果然很多。于是到邢台后不久,我们便邀刘伯承司令员前来看眼病。为把这所医院保存下来,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长钱信忠分别请示了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随后将邢台眼科医院收为国有。”崔德元说。
1948年3月,在钱信忠的关心下,由晋冀鲁豫卫生部送到华北大学医学院学习结束后的崔德元调到邢台眼科医院任医生,后任副院长。之后,又先后到市第一医院、邢钢医院工作,后又辗转回到邢台眼科医院,直至1983年离休。
最爱讲党的历史和传统
“我要永远跟党走。”作为党的同龄人,崔德元最大的爱好就是给人们讲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每天早上6点起床早饭后,他就开始读书看报,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还教育孩子们: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人民,关心献给他人。
“爷爷说,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给地主家放牛,我最喜欢听爷爷讲打仗时候的事,还学会唱《解放区的天》。他时常给我讲故事,有一次日本鬼子来了,部队拼命帮助老百姓一起往山上藏粮食啊;部队驻扎期间,他在给老百姓出诊看病时,遇见了逃荒到山西的奶奶;跟着部队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啊等等。”崔德元13岁的小孙子悄悄地告诉记者,爷爷的几个兄弟都在抗战中牺牲了,是烈士。他也时常和同学们讲起,爷爷是个大英雄!
一生受钱信忠影响最大
如果说钱信忠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奠基人,那么在崔德元心里,钱信忠对他一生的影响则最大。“1995年初秋,当我们前去看望老部长时,他语重心长地说:邢台眼科医院是一所很好的医院,你们很辛苦,工作很优秀,为中国的眼科卫生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非常感谢你们,并写下了‘防盲剔苦 治病救人’的题词。2004年医院百年庆典时,老部长又亲笔为我们题写了‘百年历程送光明,迎来辉煌世纪情’的题词,钱老对医院发展的关心,令我特别难忘。”崔德元说。
“崔院长参军生涯始终跟随钱信忠老先生。他时常和我们说,钱信忠非常平易近人,总是坚持和通信员、战士们一起吃饭,只要有一个人没吃,他也绝不吃。受到钱信忠的言传身教,多少年来他也总坚持等全家人回来一起吃饭,有一个人没有坐在桌上,是绝对不开饭的。”市眼科医院老干部科科长冯虎仁说,2004年,钱信忠还特地让人给送来了《钱信忠文集》。
在崔老家里,他拿出了许多照片,其中很多有关钱信忠的。崔德元的儿子儿媳说:“2009年,钱老先生去世,我们没敢告诉老人,但他还是从报纸上看到了消息,非常伤心。直到现在,也经常和别人提起,钱信忠教育他要热爱学习、送他去卫生学校学习、钱信忠来邢台时的一幕幕,至今非常怀念他。”
临别时,崔德元说: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医环境逐渐改善,市里、医院领导都对他特别的关心,他很知足。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能够富强,年轻一代不忘革命传统,继承和发扬红军的革命精神,为国家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