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钟背后的10年功
2017年7月15日晚8时50分,河北省眼科医院手术室。
“麻醉完成,各种指标正常,可以开始。”
“我现在插管,注意呼吸。”
静静的手术间,除了仪器的时而发出的微弱声响,一切都像日常的流程一样,严谨、细致、安静地进行着。
气管镜插入气管,发现异物,夹住,退出。
“瓜子取出,手术完成。”
“瓜子带皮,完整,记录一下尺寸”
“长2.2、宽1.0、厚0.3厘米”
短短几十分钟,手术操作更是仅用了十秒钟,一台仅仅几十个字就可以描述的气管异物取出术顺利完成了。可在这背后,是一个团队的紧张、精心的准备和医生常年的付出才有的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7年7月15日下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收治了一个小患者,据当班医生王学霞介绍,下午4点左右,一对夫妇抱着一个4、5岁的小姑娘跑到病区“孩子这两天咳嗽,做了个CT,医生说有个瓜子卡在气管里了,医生救救孩子吧。”
原来家住邢台市桥西区的5岁小姑娘杨小丽(化名)在两天前因哭闹,家人为了哄她,给她吃了瓜子,可小姑娘吃过后还是哭个不停,还不停的咳嗽。之后家长因孩子持续咳嗽到医院就医时,经CT检查发现在总气管处卡有一个瓜子,因就诊医院不具备取出条件,17日下午16时转诊到了河北省眼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小丽到医院后就不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王学霞医生在了解病情后,根据她的判断,小丽的病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危险,立即向上级带班医生王建国副主任做了汇报,并请王主任到医院进行会诊、手术。当王建国副主任风风火火赶到病区,检看了相关检查,了解到小丽下午只有少量饮水没有进食后,因为进食后短时间内不能做全麻,否则会因呕吐,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经过与麻醉医生会诊,决定尽快手术取出异物。当即王主任制定了手术方案,在全麻下经气管镜取出异物。晚上8点30分,小丽被送进手术室,麻醉顺利,小丽各项指标正常,王建国副主任将气管镜及送氧管顺利插入,准确找到了异物,夹住异物,取出,10秒钟,异物取出完成。这短短的10秒,在普通人眼中也就是就个眨眼的瞬间,可对小丽来讲,这短短的10秒,她已在死神那转了一个圈。在17号的采访中,王建国副主任只是微笑着说,一切顺利,麻醉医生赵阳配合非常好,现在这种麻醉风险高,很多医院已经不开展了,手术成功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精干的团队,整个手术中预计的几个风险点都没有出现,小丽很快就可以健康出院了。
17日上午在采访主管医生王学霞时,才知道当时的紧张与惊心,才知道王建国副主任那平静的微笑背后,有着太多的担当。
第一,瓜子被卡在了总气管中部,如果孩子哭闹,瓜子是会移动的,如果上行至声门区,因这里的气管变窄,随时可能出现窒息。必须做另外的急救方案。
第二,当时没有办法确定瓜子是否带皮,如果是无皮,瓜子经过较长时间气管中的滞留,可能已经碎开,或者在取出时因受外力,也可破碎,碎块如进入双侧支气管有很大可能会造成窒息,危及生命。
第三,取出过程中在声门区最狭窄处如果因异物过大,取不出来,可能需要做气管切开,以避免出现窒息。
第四,如果手术医生因技术不熟练,可能在短时间找不到异物,为了保障患者呼吸,需要重新插管,如多次插管,窒息风险也会成倍增加。再有在取出时,还有可能因为怕夹碎异物,力度控制不好,造成异物脱落,吸入后也很容易造成窒息。
这是王学霞医生在医办室利用查房间隙所说的几点困难,王学霞深有感触地说“我这个年轻后辈,在手术时做王主任的助手,看着王主任专注手术,精准取出瓜子的那一刻,对王主任是真心的佩服,不从事我们学科的医生可能都不知道,从插管开始,需要手术医生十二分的专注和细心,在气管镜小小的视野里,稳定、准确、快速从找到异物并快速取出,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那10秒钟,我看得都手心出汗。”
耳鼻咽喉头颈处科科主任刘朝兵介绍了耳鼻咽喉异物取出的相关情况,河北省眼科医院近年来,平均每年都要遇到气管异物、食管异物需要手术取出的患者200余例,在耳鼻喉科门诊各类鼻腔、耳道异物取出的患者就更多了。异物有硬的坚果、果核、小玩具等各种物品,可以说什么都有。患者还多为儿童,现在有的家长给婴幼儿吃瓜子、花生、豆子等较小的却质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可是小孩的咽喉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易将这类食物嚼碎,在跑、跳、嬉戏或者哭闹时就容易将这类食物呛入气道或卡在食道。而5岁左右的儿童可能由于贪玩、好奇等原因误吞小玩具、针、钉、扣、笔帽等物品,造成气道或者食道堵塞。目前,部分家长也掌握了一些急救知识,如气道异物的“海姆里克急救法”、 “冲击挤压气道”等急救方法,可以上方法仅仅是紧急处理的方式,奏效的可能性均不大。并且绝大多数家长也不能掌握操作要点,所以一旦怀疑是气道异物,应当立刻、毫不犹豫地尽快送到医院耳鼻喉科急诊由专业的医生处理。据刘主任介绍,目前,我省开展气道、食道异物取出的医院可能就只有我们医院和一两家省级医院了,因为手术麻醉和手术操作的要求都非常高。
在谈到王建国副主任手术顺利成功时,刘朝兵主任笑着说,“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们耳鼻咽喉科医生练习气管镜异物取出时,都有各自的‘独门秘籍’,我在初学时,将一个小瓶子蒙上黑布,模拟气道的环境,里面放上各种大小的碎花生,用气管镜一个一个夹出来,如此反复,直到做到了一个不掉、能全部快速完整夹出才可以再做其他练习,直至上级医生认可才能上手术台,没有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是不可能做这种手术的。”刘主任还强调说“气道异物气管镜取出手术一定要快,因为在插入气管镜后,气道通气不畅,虽有送气管路,但还是会造成呼吸困难,如时间稍长,就会造成很多麻烦,所以一定要在保证完整取出的前提下,越快取出越好。就是耳道、鼻腔的异物取出,虽然不用气管镜,但也是要求尽快取出,以减少患者在取出时的不适感,避免造成其他损伤,这对儿童尤其重要。”
10秒,一个转眼即逝的瞬间,可背后却是10天、10个月、甚至10年的苦功。有个患者曾经向笔者抱怨,我来医院取了个鼻腔异物,就1分钟吧,就花了100多块,太贵了。我当时只知道这是全省统一规定的收费标准,说明情况后没有过多向他解释,如果那位患者能向我现在一样了解了这一分钟、这10秒钟背后的故事,了解到那看似简单的一夹,凝聚了医生们平时多少次的练习,他会是什么感想呢?
“麻醉完成,各种指标正常,可以开始。”
“我现在插管,注意呼吸。”
静静的手术间,除了仪器的时而发出的微弱声响,一切都像日常的流程一样,严谨、细致、安静地进行着。
气管镜插入气管,发现异物,夹住,退出。
“瓜子取出,手术完成。”
“瓜子带皮,完整,记录一下尺寸”
“长2.2、宽1.0、厚0.3厘米”
短短几十分钟,手术操作更是仅用了十秒钟,一台仅仅几十个字就可以描述的气管异物取出术顺利完成了。可在这背后,是一个团队的紧张、精心的准备和医生常年的付出才有的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7年7月15日下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收治了一个小患者,据当班医生王学霞介绍,下午4点左右,一对夫妇抱着一个4、5岁的小姑娘跑到病区“孩子这两天咳嗽,做了个CT,医生说有个瓜子卡在气管里了,医生救救孩子吧。”
原来家住邢台市桥西区的5岁小姑娘杨小丽(化名)在两天前因哭闹,家人为了哄她,给她吃了瓜子,可小姑娘吃过后还是哭个不停,还不停的咳嗽。之后家长因孩子持续咳嗽到医院就医时,经CT检查发现在总气管处卡有一个瓜子,因就诊医院不具备取出条件,17日下午16时转诊到了河北省眼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小丽到医院后就不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王学霞医生在了解病情后,根据她的判断,小丽的病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危险,立即向上级带班医生王建国副主任做了汇报,并请王主任到医院进行会诊、手术。当王建国副主任风风火火赶到病区,检看了相关检查,了解到小丽下午只有少量饮水没有进食后,因为进食后短时间内不能做全麻,否则会因呕吐,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经过与麻醉医生会诊,决定尽快手术取出异物。当即王主任制定了手术方案,在全麻下经气管镜取出异物。晚上8点30分,小丽被送进手术室,麻醉顺利,小丽各项指标正常,王建国副主任将气管镜及送氧管顺利插入,准确找到了异物,夹住异物,取出,10秒钟,异物取出完成。这短短的10秒,在普通人眼中也就是就个眨眼的瞬间,可对小丽来讲,这短短的10秒,她已在死神那转了一个圈。在17号的采访中,王建国副主任只是微笑着说,一切顺利,麻醉医生赵阳配合非常好,现在这种麻醉风险高,很多医院已经不开展了,手术成功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精干的团队,整个手术中预计的几个风险点都没有出现,小丽很快就可以健康出院了。
17日上午在采访主管医生王学霞时,才知道当时的紧张与惊心,才知道王建国副主任那平静的微笑背后,有着太多的担当。
第一,瓜子被卡在了总气管中部,如果孩子哭闹,瓜子是会移动的,如果上行至声门区,因这里的气管变窄,随时可能出现窒息。必须做另外的急救方案。
第二,当时没有办法确定瓜子是否带皮,如果是无皮,瓜子经过较长时间气管中的滞留,可能已经碎开,或者在取出时因受外力,也可破碎,碎块如进入双侧支气管有很大可能会造成窒息,危及生命。
第三,取出过程中在声门区最狭窄处如果因异物过大,取不出来,可能需要做气管切开,以避免出现窒息。
第四,如果手术医生因技术不熟练,可能在短时间找不到异物,为了保障患者呼吸,需要重新插管,如多次插管,窒息风险也会成倍增加。再有在取出时,还有可能因为怕夹碎异物,力度控制不好,造成异物脱落,吸入后也很容易造成窒息。
这是王学霞医生在医办室利用查房间隙所说的几点困难,王学霞深有感触地说“我这个年轻后辈,在手术时做王主任的助手,看着王主任专注手术,精准取出瓜子的那一刻,对王主任是真心的佩服,不从事我们学科的医生可能都不知道,从插管开始,需要手术医生十二分的专注和细心,在气管镜小小的视野里,稳定、准确、快速从找到异物并快速取出,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那10秒钟,我看得都手心出汗。”
耳鼻咽喉头颈处科科主任刘朝兵介绍了耳鼻咽喉异物取出的相关情况,河北省眼科医院近年来,平均每年都要遇到气管异物、食管异物需要手术取出的患者200余例,在耳鼻喉科门诊各类鼻腔、耳道异物取出的患者就更多了。异物有硬的坚果、果核、小玩具等各种物品,可以说什么都有。患者还多为儿童,现在有的家长给婴幼儿吃瓜子、花生、豆子等较小的却质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可是小孩的咽喉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易将这类食物嚼碎,在跑、跳、嬉戏或者哭闹时就容易将这类食物呛入气道或卡在食道。而5岁左右的儿童可能由于贪玩、好奇等原因误吞小玩具、针、钉、扣、笔帽等物品,造成气道或者食道堵塞。目前,部分家长也掌握了一些急救知识,如气道异物的“海姆里克急救法”、 “冲击挤压气道”等急救方法,可以上方法仅仅是紧急处理的方式,奏效的可能性均不大。并且绝大多数家长也不能掌握操作要点,所以一旦怀疑是气道异物,应当立刻、毫不犹豫地尽快送到医院耳鼻喉科急诊由专业的医生处理。据刘主任介绍,目前,我省开展气道、食道异物取出的医院可能就只有我们医院和一两家省级医院了,因为手术麻醉和手术操作的要求都非常高。
在谈到王建国副主任手术顺利成功时,刘朝兵主任笑着说,“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们耳鼻咽喉科医生练习气管镜异物取出时,都有各自的‘独门秘籍’,我在初学时,将一个小瓶子蒙上黑布,模拟气道的环境,里面放上各种大小的碎花生,用气管镜一个一个夹出来,如此反复,直到做到了一个不掉、能全部快速完整夹出才可以再做其他练习,直至上级医生认可才能上手术台,没有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是不可能做这种手术的。”刘主任还强调说“气道异物气管镜取出手术一定要快,因为在插入气管镜后,气道通气不畅,虽有送气管路,但还是会造成呼吸困难,如时间稍长,就会造成很多麻烦,所以一定要在保证完整取出的前提下,越快取出越好。就是耳道、鼻腔的异物取出,虽然不用气管镜,但也是要求尽快取出,以减少患者在取出时的不适感,避免造成其他损伤,这对儿童尤其重要。”
10秒,一个转眼即逝的瞬间,可背后却是10天、10个月、甚至10年的苦功。有个患者曾经向笔者抱怨,我来医院取了个鼻腔异物,就1分钟吧,就花了100多块,太贵了。我当时只知道这是全省统一规定的收费标准,说明情况后没有过多向他解释,如果那位患者能向我现在一样了解了这一分钟、这10秒钟背后的故事,了解到那看似简单的一夹,凝聚了医生们平时多少次的练习,他会是什么感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