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救死扶伤 逝后奉献光明
——好医生尉广秀捐献角膜两人重见光明
11月8日晚20点15分,邢台市眼科医院角膜病学科张培成医生在承德市兴隆县殡仪馆成功摘取了逝者尉广秀的眼角膜,圆了她生前捐献眼角膜的夙愿。
身患绝症 依然救死扶伤
尉广秀是承德市兴隆县医院内科主任,在2009年体检中被查出患有卵巢癌,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后经进一步诊查确诊是结肠癌扩散转移引起而且已到了晚期,医生对她的诊疗结论是生命最多超不过6个月。
“无论是6个月,还是6天,我都要回到我钟爱的工作岗位上去,因为那是我生命的支撑”。丈夫汤大银回忆起妻子说的话时已是热泪盈眶。就这样,尉广秀在申请辞去科主任职务后,又一次回到了她热爱的工作岗位,一边继续救死扶伤,一边顽强地与病魔抗争。或许是她放心不下自己的病人,或许是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和眷恋……或许有着更多的或许使尉广秀凭着坚强的意志,竟然奇迹般地使自己的生命又延续了两年,而且在这两年当中有一年多的时间她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今年10月,尉广秀在家人的支持下,和当地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在捐献角膜志愿书上郑重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11月8日,尉广秀穿着圣洁的白色工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同时也把自己光辉的一生永久的锁定在了那一天。“她非常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医术和医德非常好,她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事李医生一番动情的话语对尉广秀的一生做了准确的评价和定位。
一对角膜 两人重见光明
11月9日,逝者尉广秀的两个眼角膜分别在邢台市眼科医院两个不同患者身上得到了移植。一个是来自河南省鹤壁的16岁少年,据角膜病学科主任吴彦超介绍,该患者是右眼圆锥角膜后弹力层破裂,无视力,必须进行角膜移植才能治愈。患者母亲见到我们无比激动地说:“现在眼角膜非常稀缺,前一天眼科医院的大夫给我们打电话通知说有合适的角膜,我们家人都非常高兴和激动,就连夜赶过来了。我家孩子正在上高一,学习成绩总在班里的前三名,现在他最想做的事就是等眼睛治好了以后赶快回到课堂上。”
同一天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还有另一位来自江苏省的女患者,她今年30多岁,患有病毒性角膜炎,因眼角膜缺乏,她等待角膜移植手术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幸运的是这次终于等来了眼角膜,等眼睛视力恢复了以后,她就能照顾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了。
角膜稀缺 多人祈盼光明
我院角膜库负责人鲁韶音介绍,角膜病是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绝大多数是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40-69岁年龄阶段的人群,而复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由于眼角膜的捐献者太少,医院每年只能进行大约300例角膜移植手术,还有很多失明者目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最后,她还向社会呼吁:“我们衷心的希望有更多像尉广秀一样大爱无疆的人,身后还能为世界留下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