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让我看着你长大
——绝症患者候志杰志愿捐献眼角膜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我死后,一定要将眼角膜捐献给急需光明的人,也好让我留下一双眼睛,看着我的孩子度过难关,健康、快乐的成长。病床上的绝症患者候志杰泪流满面的对我院角膜库负责人鲁韶音说。
家在荒郊野外
汽车在清冷的浓雾中,沿着田间的土路,颠簸着向邢台市桥西区李村乡中留村村南1公里外,田地中间的候志杰家“爬”去。10日上午10时许,当我院角膜库负责人鲁韶音及“启民义工”的爱心人士走进候志杰的家时,都为眼前的这个家所惊叹。与其说这是个家,不如说是一个工棚更准确。两间房子,也就十几平米,是最简单的砖房结构,墙体甚至没用水泥涂抹。窗户用塑料布遮挡着,两扇旧木门,关上也合不严,冷风可以肆意进出。屋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什,两张破旧木床分别摆放在两个屋里,外屋摆着一张旧八仙桌,桌下放着几个南瓜。侯志杰躺在外屋床上脸色蜡黄,人已瘦成了皮包骨头,妻子李延延正喂他一些流食,里屋的床上躺着他四岁的儿子子轩,小家伙在开心的玩弄着好心人送来的布绒玩具。孩子嘴唇发紫,十指指头粗大,呈紫色。旁边坐着子轩的奶奶,不停的抽泣。
痛在三口之家
侯志杰今年30岁,2004年与邻村的李延延结婚,但是结婚后一直没能要上孩子。无奈之下,两人通过试管手术得到一个孩子,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子轩。本来以为小子轩的降生能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一些欢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小子轩却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只有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接下来的时光,便是侯志杰夫妻为小子轩四处求医问药的日子,花光了积蓄,变卖了家产,也没有治好。后来从国内知名心脏专家处得知,如要治愈好孩子的病,一是更换心脏,二是进行心房、心室重建手术,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案,成功率只有四成,而且都需要几十万的手术费用,这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到今年,小子轩已经四岁,虽然没有完全把小子轩的病治好,但是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夫妻俩也在感觉到希望在慢慢降临。但是厄运并未放过这对苦难夫妻,2011年4月,家里的顶梁柱侯志杰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经过多次治疗,但病情一直得不到有效遏制。如今,侯志杰对自己已经丧失生的希望,只希望好心人能帮帮他们,救治他只有四岁的先心病儿子小子轩。
爱在坊间涌动
侯志杰一家的命运被好心人以视频的形式发至网络后,引起诸多好心网友的牵挂。随后,他们的事迹在很短时间内被邢台贴吧、邢台123和多家网络、报纸等媒体转载、报道。
好心网友积极行动起来了。他们或捐钱,或捐物,涓涓爱心流淌进侯志杰的家庭,感动、温暖着这个苦难的家庭。看着好心人的热心帮助,候志杰无以言表,帮助他人,为社会做点贡献的念头由然而生。经过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身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市眼科医院。10日上午,侯志杰在我院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趴在床上,在角膜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角膜缺口很大
据角膜库负责人鲁韶音介绍,角膜病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绝大多数是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40-69岁年龄阶段的人群,而复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由于眼角膜的捐献者太少,我院每年只能进行大约300例角膜移植手术,还有很多失明者目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她向社会呼吁:“希望有更多像候志杰一样心存大爱的人,身后能为他人留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