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三八节 最美的逆行者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将开颜 。春天,本应是充满鲜花与笑语的时节,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春天少了一份色彩与欢乐。但奋斗在抗疫最前线,一个个白色的背影,却成为这个春天最让人安心的颜色,她们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在这场疫情的逆行者中,我们的女医生、女护士、女战士是最美的一个群体,她们舍小家顾大家,告别幼子,叮嘱好父母丈夫,冲锋在阻击战的一线。在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向全院各个不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女职工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她们用柔弱的臂膀,担负着家庭和社会两副重担,在各自的岗位上,以新时代女性的风貌,努力践行“巾帼建功、奉献在岗位”。一组组图片展示着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一封封请战书是她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她们为这个世界增色,为这春天的人间增暖。

逆行的背影

邢台东站体温检测小姐妹
赵阳,耳咽喉头颈外科护士,2月15日带领邢台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告别5岁的儿子和四位年迈的老人,将他们交给默默支持自己的丈夫,剃去满头长发,只为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在方舱医院她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做全队的先锋模范。为患者她不仅认真护理,还了解他们的所需,常常去安慰。在了解患者所需后,她将从家乡带去的水果和一件自己未穿过的新衣服送到了患者的床头。方舱医院中的患者不仅得了医学的救治,更得到了来自邢台、来自河北省眼科医院兄弟姐妹们的关心与挂念。“赵阳,我们等你凯旋,再看你长发及肩”。

逆行者赵旭

赵阳在武汉方舱医院为患者们分发从家乡带来的水果

一封封驰援武汉的请战书,满屏的请战留言,是眼科医院护理团队姐妹们的誓言。疫情发生后,医院护理部共收到103名护理人员的请战书,这里面有护士长、有普通护士;有党员、有群众;有70后的骨干护士、也有90后的年轻力量;有二胎妈妈、也有推迟婚期的新娘。她们都在用自己最真诚和最朴实的行动书写着女性最伟大的爱国情怀!

医院姐妹们递交的请战书
在邢台东站,在预检分诊点,在医院发热门诊,她们无畏病毒,勇敢逆行!没有胆怯,没有抱怨,她们说:“穿上这身白衣,就承担起了这份责任,我们是白衣战士”。

邢台东站离邢人员正在接受眼科医院医务人员体温监测

在邢台东站医务人员为来邢台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医务人员在医院预检分诊点为就诊患者测量体温

医院发热门诊的姐妹们严阵以待
眼科门诊的护士郭文静在得知发热门诊需要增加护士时,第一时间向科室报名。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并且掌握发热门诊所有的工作流程和各项操作,她熬夜熟悉各种防护知识,积极向发热门诊其他同事学习,只为能迅速适应发热门诊的工作。到发热门诊后,她为患者进行静脉采血、咽拭子采集、终末消毒等工作,认真严谨,从无差错,眼科门诊其他姐妹对她还是放心不下,会时不时地打电话慰问一下,每次她都轻松地回答:“没事儿,放心吧。我们的防护很到位哒!”在发热门诊留观的患者心理上都会有很大压力,这位开朗的小姑娘总是会耐心开导,主动服务。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和很多患者成了朋友,一位小伙子在离院时,反复叮嘱:“郭姐,记得啊,一定给我介绍个像你这样的女朋友啊!”

郭文静在发热门诊做咽拭子采集
从眼科到耳鼻喉科,从门诊到病房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放弃春节休假,认真开展诊疗工作,同时准备随时支援一线,各个团队的主力就是奋战在各岗位上的女医务工作者。

做好防护,正常接诊,春节坚守在岗位上的视光科女医生

春节期间坚守在岗位上的耳鼻喉科女医生

就诊患者在眼科专家门诊候诊厅有序等侯

眼科专家门诊的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
急诊室护士杨玉芹的公公是我院离休老干部、老红军崔德元同志,春节前因病重住院治疗,做为儿媳的杨玉芹向科室隐瞒了公公病重的消息,单位、病房两头跑,没有耽误一天工作,大年三十,她接到医院通知,到邢台高铁站体温检测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早晨临离开病房前,她在病床前对崔德元说:“爸,我去邢台高铁站参加疫情防控,您好好听医生的话,好好用药”。“去吧,我没事儿,放心去吧,注意安全!”老人给她摆摆手说。她依依不舍得看了老人一眼,就急匆匆去邢台高铁站了,没想到这竟是她见到老人的最后一眼,赶回来时,老人已经永远离开了。因所处特殊时期,杨玉芹和家人简单办好老人的后事,葬礼当晚她就赶回急诊室继续在临床一线工作。第二天,她就写下了请战书和入党申请书,强烈要求去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参加抗击疫情工作。

杨玉芹在邢台东站与队友合影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个特殊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开展各种庆祝节日的活动,但我们的心始终紧紧的连在一起、聚在一起,河北省眼科医院的姐妹们用春天里最美的逆行庆祝这个特别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