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眼中的核酸检验者
我们都知道“核酸检测”在新冠肺炎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核酸检验者是怎样工作的呢?他们又面临着怎样的危险与问题呢?住院陪护做核酸的意义又在哪里?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河北省眼科医院的核酸检测工作。
一、首先先介绍一下核酸检测的大致流程。
第一步:采集
由专业医生护士采集样本(咽拭子需要采集到咽后壁或者扁桃体的部位,否则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然后放置到病毒保存液当中,严格密封。为了保证采样质量,应专人采样,集中采样,并保持有效秩序。


核酸采样
第二步:运输
密封放入标本转运箱中,由专人负责送往核酸检测室。
第三步:核酸检测
检测人员依次对标本进行灭活、编号和排序。
然后将灭活标本进行核酸提取。
配制反应体系上扩增仪机进行基因扩增。
最后得到结果,报告给医院、患者。
河北省眼科医院采用半自动方法,每批次最多做92(共96标本,其中3阴1阳对照)人次,检测时间4-6h一批次。



检测中还有很多细节是你不了解的:
大家对检验科或者PCR室认知还是在上机等着出结果,可是在实验室内的我们具体是怎样工作的呢?
机器是人来操作的,好的工作流程是人来规划的。
作为核酸检测者的我们,因为和可能含有病毒的样本直接打交道,所以各个环节都有较高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危险。
- 危险1:核酸检测员需要拧开病毒采样管进行加样,直接接触样本,危险较高。
- 危险2:阳性样本或阳性质控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核酸,操作不当产生气溶胶,容易造成实验室污染,造成假阳性出现,并且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那么作为核酸检测员的我们直面患者标本,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所以作为核酸检测员,他们需要这样工作。

除了全套的防护服之外,要额外增加护目镜、面罩。可是这样一来,他们会感觉格外闷,喘不过气。
防护服下的工作十分辛苦,一天4-6h,尤其是在全院核酸体检时候,每组在里面要待上6-7小时。一来为了减少交叉污染概率,二来节省一套卫生耗材。
所以长时间的工作,也会给他们的身体留下“美丽”的痕迹。


那么核酸检测的具体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与送样人员进行样本交接,在标本交接时候,分清病人类型并做好交接登记。样本到核酸检验室后,进行半小时灭活。因为病毒是活的,稍微一点防护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危险。

其次需要一个个将病毒液转移到提取试剂盒中,进行核酸提取。

核酸提取加样

最后将提取好的核酸加入反应管中,上机进行扩增。

配置反应体系并加样
检验室中所要做的工作较为复杂,主操作连续操作好几个小时,保持双手悬空操作,精神保持高度集中,不能轻易离开操作平台。

做为检验员必须要做到三级防护,同时要克服身体上的不适,精神高度集中,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分神,为了自身的安全,同时也为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往往只是看到核酸检测的第一步,而后续的核酸提取、扩增的实验步骤更需要较高的人力工作强度,同时需要许多试剂耗材。
关于我们
医院是人群聚集地,更容易出现病毒传播的现象。为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我院对新入院和陪护病人进行核酸检测,同时门诊也可进行常规体检检测,检测结果一周内有效。
河北省眼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从无到有,从2020年5月20日开始计划建设到完成验收仅仅用了20天,其中凝聚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心血,为了患者的安全,我们一直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