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
2021年的元旦对于邢襄大地是一个不一样的开端,多年不遇的寒流,凛凛寒风,疫情紧跟其后,来势汹汹,着实让2021年的伊始不同寻常。“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河北省眼科医院党员干部面对突如其来疫情,众志成城。医院派出医疗队伍两次奔赴南宫进行核酸检测采样、院内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高铁站高速路口都是眼院人的身影。各科室全员坚守岗位,门诊、住院患者诊治工作,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规范开展,手术室灯光明亮,手术还在进行。做好疫情防控,开展正常医疗服务,岗位不同,心愿相同,保障患者的需要,守护我们的城市,冲在最前面的总是胸前佩戴着党徽的共产党员。
集中精力工作的医学检验科人员
医学检验科收到的需检测样本
我是党员,我先上
河北省眼科医院发热门诊是医院对发热患者进行筛查和鉴别诊断的地方,被称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道防线”。陈默作为一名有着21年工龄的医护工作者,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曾在抗击非典时有过一线工作经历的她,又主动请缨到最前线阻击疫情。除了做好发热病人的护理工作外,她最多时一天采集1000余份样本,同时还担负着发热门诊护士的培训工作。
陈默为本院职工采集咽拭子样本
陈默为患者采集咽拭子样本
采样点因通风原因,冬季室内温度不超过十度,她每采一个样本,消毒剂喷在手上被冷风一吹,就如同刀割般疼痛,就这样每天要重复上千次,她从沒叫过苦;她说核酸检测既要保证准确又要尽量减少不适感,动作要求稳、准、轻,培训时都是让同事们在她身上反复练习。
陈默平时和父母同住,两位老人年近七旬,且患有高血压和先兆脑梗,她的两个孩子最小的才三岁,家人都需要她的照顾,可是当她看到核酸检测工作急任务重时,却毅然辞别家人,吃住在单位,扎根一线,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核酸检测任务。陈默爱“抢”,收治发热病人、进行核酸检测这种高风险工作,她总说我是党员,我先上;她很“抠”,经常为了节省防护服长时间不喝水不上厕所,嘴里上火长满了溃疡;她很“倔”,几次低血糖头晕,都是坐下休息片刻又继续工作,拒绝别人替换;她很“财迷”,自己冻得直跺脚,却只顾着搓标本管,怕冻坏了试剂;她爱“骗人”,对父母说她不累,对爱人说她的工作沒危险,对孩子说她明天就回家去,分明挂了电话偷偷抺泪,还笑着跟同事们说要加油。
她心里一直有个信念“多筛查一份样本,城市就多一份安全保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默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歼灭战中高高飘扬!
锐意进取的“实干者”
河北省眼科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夏建朴,是医院药检党支部委员,带领她的团队24小时不间断坚守核酸检测实验室,行使着抗击新冠病毒“侦察兵”的职责。
夏建朴正在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审核
2021年1月3日,面对突发疫情,夏建朴和她的团队立刻投入了战斗,短短5天时间她的团队共检测核酸样本4万余份,每天都是24小时连轴工作。如此高效的团队得益于夏建朴组织科室人员参加了第一批河北省临检中心组织的新冠核酸检测培训,全科13人全部取得新冠核酸检测上岗证书,为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去年5月初医院接到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任务,夏建朴抽调科室人员进行配合工作,以“雷神山”“火神山”的速度,不到20天的时间配合建好核酸检测实验室,并通过市卫健委专家组的验收投入使用,期间,她没有正常下过班,经常连续几天吃住在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全院1500人的检测任务,当时检测设备只有提取仪和扩增仪各一台,夏建朴与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人歇机不歇,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夏建朴负责制定的操作人员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标本处理流程,环境消毒、医疗垃圾处理等相关流程规范操作,被邢台市卫健委立做标杆,成为生物安全实操培训基地。这一切都为抗击2021年初突发的疫情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1月3日以来,夏建朴和她的团队坚守岗位,只为能更准确、更快速地完成检测任务,为我们的城市提供一份守护,直到16日,她还没有回过一次家,她接电话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24小时在线,随时准备接受任务”,这是一名的医学检验人员的选择。
抗击新冠病毒、行使一个“侦察兵”的职责!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眼科医院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告别父母亲人,逆行抗击疫情。她们中很多还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很多与家人通话后偷偷擦着眼角的泪水,很多只能通过视频表达着对年幼孩子的思念,但面对病毒,面对疫情,为了还在病床上等待治疗的患者,她们在院党委和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没有退缩,勇敢逆行。
“上下同欲者胜”,出自《孙子兵法》,后一句“风雨同舟者兴”是后人所加。正所谓“人人欲战,则所向无前”,只要上下同欲,就没有过不了的坎,就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让这片经历过磨砺的土地春暖花开,欣欣向荣。因为我们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