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线的声音】让青春在抗击疫情中闪光
——邢台学院隔离点工作纪实
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护士 王艳芳
河北省眼科医院共派去邢台学院集中隔离点19位医务人员,每位医务人员工作期间都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一篇篇的“流水账”里满满都是白衣天使们的辛劳,白内障科护士王艳芳写下了这些天的工作和感悟。
1月13晚7点10分,我的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护士长薛世虹急促地说:“快点艳芳,紧急通知,马上准备2—3周的生活用品,到医院急诊科集合。”放下电话顾不上多想,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开车赶往医院。
到医院后才得知要去邢台学院集中隔离点工作。心情非常激动,能够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尽我的微薄之力,我一定不辜负重托,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院领导专门为我们准备了热乎乎的鸡蛋面,亲切地嘱咐我们做好防护,注意身体。午夜12点半到达隔离点的学生宿舍,只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在隔离点度过了第一个夜晚。
第二天隔离点的领导以最快的速度筹备各项物资,改善我们的居住条件,又发了电热水器,洗漱用品,床上用品,卫生用品等,我们感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使我们在这寒风凛冽的冬日感受到了温暖。为了工作方便,我们所有医务人员建立了微信群,王平护士长把防疫相关知识,穿脱防护服的视频发到群里,我们一遍遍地观看,生怕漏掉哪个细节,快速地学习巩固更多防护知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挑战。
1月15日我们正式与隔离点楼内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对接。这是一栋六层楼的学生宿舍,由一名医生两名护士负责楼内所有村民的医疗安全。我们进入楼内仔细核实每一位村民的信息,排查有病症的村民,详细记录了他们目前所需药品。经过我们的认真排查,本楼共有居民92人,工作人员11人,60岁以上及伴有全身基础病的老人共20人。
我们穿着的防护服,走出隔离楼后全身已被汗水浸透,虽然很累,但一想到被隔离的乡亲们远离家乡更不容易,自己能够为他们服务,累点也值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最大程度地满足乡亲们的需求。由于老年人长期服用药物,隔离点药物比较短缺,我们将所需药品总结归纳,向上级领导反映后给他们采购回来。我们按房间号和姓名一一核对后发给老乡,并详细交代注意事项。还有一部分药品是村民自己从网上购买后快递送过来,我们去取回来快递再送给他们。虽然有时候一天去跑几次拿快递,穿着防护服不知上下六楼多少次,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但看到乡亲们感激的样子,顿时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今天我们已入住隔离点10天,经过这几天的磨合,工作已渐入佳境。我们每天询问村民身体情况,每天两次测体温,每天一次采核酸,每天上报各种表格。我们还和乡亲们建立了微信群,把我们的电话号码告知每一位乡亲,及时和他们沟通,解决他们的各种困难。不仅要做好医务工作,还要做心理疏导工作。有的村民有抵触情绪,我们会耐心地讲解集中隔离是为了将传染风险降到最低,劝他们吃好喝好,增强抵抗力,增加战胜疫情的信心。由于核酸采集部位是鼻咽拭子,有部分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配合,我们会一遍遍地耐心解释,让村民能放松心情,更好地配合标本的采集。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乡亲们的理解和肯定,他们在微信群里纷纷表达对我们的感谢和赞扬。虽然每天的工作是繁琐而辛苦的,但我们能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用实际行动奉献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
尽管冬日寒风瑟瑟,但我们的心每天都是激动温暖的。科里的小姐妹知道我来隔离点工作,纷纷发来信息嘱咐我做好防护,注意身体。陈志敏副院长,薛世虹护士长也不时打电话询问需要什么生活用品,嘱咐我做好防护,字字句句如春风吹入我的心田。1月21下午党委书记张铭连和院领导还专门来到集中隔离点慰问我们,带来了很多食品和水果,让我们感受到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隔离点的领导也经常询问我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都及时给我们解决。食堂每天配送丰富的饭菜,搭配新鲜的水果,使我们感到家一般的温暖。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却得到了这么多的关心和照顾,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得起领导和同事们。
请党和人民放心,我们有专业的护理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满腔的爱民之心,一定能使所有村民顺利度过隔离期,平安回家和亲人团聚。
我们是具有责任和担当的白衣天使,我们有决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青春在抗疫战斗中闪现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