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抗疫一线上那些常年工作在无影灯下的白衣天使
2021年元月初,河北省石家庄、邢台等地再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燕赵儿女同舟共济,共抗疫情,白衣战士就是其中的主角。在这勇敢逆行的白衣队伍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她们就是常年身着绿衣,工作在无影灯下的麻醉医生与手术室护士。河北省眼科医院手麻科主任李芳和医生袁天宝以他们的视角记录下了身边同事逆行出征的故事。
2021年伊始,新冠病毒像一股肆虐的寒潮突袭了燕赵大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河北省眼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在院党委的带领下,积极部署防控疫情的各项措施,手麻科在院长王莉菲、副院长王春华的指导下,科主任李芳、护士长王立芳带领全科人员迅速进行疫情防控自查,在院感防控上细查流程,不留死角,特别是针对急诊手术,制定了更为详尽有效的处置流程,科室全员培训,做好疫情防控。
面对防控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手麻科全员做好了随时待命出征的准备,认真落实医院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自疫情突发至今,陆续抽调人员分四路到高铁站、高速口对进出人员进行筛查,赴南宫、隆尧进行核酸检测、进驻隔离点开展医疗保障,参加流调、院内预检分诊点工作,在不同的抗疫战场上阻击新冠病毒。




手麻科奔赴邢台学院防疫隔离点工作的医护人员是第一路抗疫出战人员。2021年1月13日晚接到医院防领办电话通知,急需医护人员奔赴邢台学院隔离点进行医疗保障工作,科室全员报名,魏利娜医师第一时间报名参战,在得到批准,她简单准备必备生活用品后,准时与其他同事赶赴隔离点,当天隔离点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第二天,因隔离点工作需要,主动报名请战的护师张蓉蓉、刘欢再次增援,隔离点的工作琐碎而紧张,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抱怨,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每天认真完成两次测体温,核酸检测及给予患者所需的帮助。一起努力,一起坚守,坚定信念,抗疫必胜。这是来自邢台学院隔离点全体队员的声音。


手麻科派出的第二路抗疫人员是8人两次、3人四次出征南宫、3人出征隆尧进行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每次集结都是紧急任务,接到命令后我科医护人员争抢出征,1月17日、20日由许瑞和姜翠虹副护士长等带领的8名护士人员奔赴抗疫一线,1月23日刘晓翠、李肖燕、霍军鹏奔赴南宫抗疫一线,开启他们四次核酸检测任务。1月24日孙洋洋、聂蕊、赵迪奔赴隆尧一线检测核酸……他们都是临危受命,但没有丝毫犹豫,积极请战。七次集结,每次短时间内完成近万例的核酸检测任务,熟练的协调指挥,快速准确的核酸样本采集,工作到深夜,毫无怨言,只为完成任务。因为这是职责所系,因为这是生命相托。这是来自南宫、隆尧一线全体队员的声音。



手麻科派出的第三路抗疫人员是到邢台高铁站、邢台高速路口进行体温检测及相关筛查工作,科室积极报名的数名医护人员按医院统一安排奔赴检测点,数九寒天,寒风呼啸,面对一辆辆入邢车辆,我们不敢放松,因为这是疫情防控的第一关,我们深知疫情的恐怖,但面对这场战争我们医护人员没有害怕,我们迎难而上,一点点消磨掉病毒的凌厉锋芒。测温点条件艰苦,气温低,我们手麻科医护人员却能积极面对,我们对待过往司机面带微笑,熟练的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检测,因为我们要保证身后大本营的安全,因为我们肩上是亲人、朋友和全市人民的重托,天气虽然冷,但我们心里暖,加油!这是来自高铁站、高速路口检测点全体队员的声音。



手麻科派出的第四路抗疫人员是在院内预检分诊点进行值守医护人员。他们严守医院的各个入口,对于新来院就诊人员以及住院患者严格把关,“手握体温枪,眼盯安全码”,时刻不放松。虽然这里不是疫情中高风险一线,但他们责任更重,因为他们身后是每位患者、医护人员及他们的家属亲人。因为我们都知道发生院内感染的危害极大,所以执勤人员肩上责任很重,要确保及时甄别出入院患者的安全信息。执勤点与室外连接,寒风拂面,我们的医护执勤人员一坚持就是一天。纵然天寒地冻,手脚冰凉,在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就要为战胜疫情这一信念奋战到底。这是来自院内预检分诊点全体队员的声音。


手麻科派出了一批批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留守在科室的医护人员工作更紧张了,工作强度也更大了。留守人员放弃休假,坚持全员全天在岗在位。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全部正常运转,24小时值守在特殊时期成为了常态。加强培训,成为了科室每个人必做的功课,只为随时出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有我们在,保证完成任务。有我们在,保证手术正常运转。有我们在,保证不发生院内感染。我们相信与大家同舟共济,共同坚守,一定能守来春暖花开,一定能让2021年的春天来的更早一点。这是手麻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