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南宫三区的天使们
河北省眼科医院耳咽喉科赵阳
伴随着2021年到来的不止有新年的喜悦还有新冠疫情的紧张与忙碌。1月23日在陈志敏副院长的带领下我和我的天使姐妹们再一次来到南宫,来到大多数人前些天战斗过的地方…

当我再次踏在这片土地上,觉得熟悉又紧张,采集样本、核对、清点,一整天就这样过去。就在大家结束紧张的工作准备回家时,接到通知,全体队员原地休整,继续后期工作,不再像前几一次一样返回邢台市区。瞬间大脑一片空白,陈志敏副院长迅速做出反应,告诉大家:大家都给家里打个电话,准备生活必须品,我跟医院联系……
直到晚上十一点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回想起第一次来到我们工作的这个被命名为3区的地方,对接单位的干部、志愿者,都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全面,我们一起在工作中相互磨合,共同努力。从一开始的内心慌张到此时的十拿九稳,可以准确的对整个工作做出规划,预计完成工作时间,大家都做出了很多努力…

我们所负责的区域有很多隔离户,分布在很多街道和细长的胡同,这就无形中加重了我们的工作量,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大家爬五楼六楼比起日常要消耗更多的体能,就连身边的志愿者小伙子都说,你们太不容易了,而我的天使们完成工作后只是腼腆的笑笑说,“没事,我可以坚持!”听到那些话,内心既心疼又骄傲,她们绝大多数都是曾经被人们争议的九零后。如今,一次次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用看似弱小的身躯挺起了这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天使们,你们是好样的!
在我的队伍里,有一个南宫本地的女孩,几次医院赴南宫采集核酸标本,她都是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只要医院有任务她每次都来。她也是我的室友,采集分队的小组长——张盼。她在来时的车上还为我们指路,记得在车上,坐在我身边的她指着前方路口说,这个路口左转就是我家了,可惜几次都没能回家看看。瞬间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不知该怎样去安慰这个再次路过自己家门的姑娘,她却笑着说,只是现在不能带你进家,等这场抗疫战结束了,我一定带你去,我妈做的炸酱面、鸡蛋羹、尖椒炒鸡蛋、炖土豆可好吃了。记得有一次完成南宫全员采集任务的第二天早上,她突然不好意思的看着我说:“领队,我起不来了,我的腰用不上劲儿,麻烦你拉我一下呗”。我红着眼圈把她扶着坐起来,并找来暖贴代替膏药为她贴上。
在这里,每天都有触动心弦的事情发生,他们都是我的骄傲。
我的领导——陈志敏副院长,他总是用温暖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大家,仔细听着大家说着什么,总是能第一个听见,谁需要什么。大家结束工作后,他总是第一个去迎接大家,嘱咐大家去吃饭,自己却总是最后一个吃饭,然后自己默默收拾物资。可谁知道,我们队员工作结束后在宿舍休息时,他却还在为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准备,每次早晨醒来在微信工作群中看到他发布的工作部署,都是凌晨。
比我早一天出生的张雅婷平时总是没心没肺的笑着,工作起来却一丝不苟,一天下来嗓子都哑掉了,自己还笑着说,没事,回去我多喝点水。
长着哆啦A梦一样大眼睛的女孩文静,总是在开始工作时给大家发暖贴,在结束工作后从自己的随身背包里拿出自己的零食分给大家,她的确就像哆啦A梦一样,总是有很多惊喜。
还有25号天不亮从医院出发支援我们的四十多名战友,她们下车后,没有休息调整就迅速投入战斗,大家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一口气干完了当天所有的工作。

如今,算起来到这里已经一周多了,大家都已经适应了迅速集合,随时战斗的状态。她们平时是一群天真、乐观、活泼好动的女孩子,现在已经磨练成身披战甲、驰骋在战场上的白衣战士,在为战斗的最终胜利冲刺着。
奋战在三区的战友,天使们,谢谢你们所有的努力,向你们致敬。我们相信,阴霾终将消散,山河定会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