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党委对新聘任干部进行集体谈话
3月6日下午,我院党委主要成员在二楼会议室,对2012年新提拔聘任的14名干部进行了集体谈话。院领导张铭连、吕建华、李瑞峰、付素霞、王春华、韩敬旭出席会议。新聘任的14名干部参加了会议。
今年2月23日以来,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竞聘演讲、民主测评、考察公示等程序,我院先后分两批对全院临床和行政科室12个岗位进行了竞聘上岗。同时,也奏响了全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序曲。
在集体谈话会上,我院院长、党委书记张铭连代表院党委,向新聘任的14名干部表示了祝贺,并要求大家以此为新的起点,正确认识新岗位、新任务,保持良好心态,尽快转变角色,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还提出了“强化六种意识”、“发扬七种精神”、“保持五种心态”的殷切希望,与大家共勉。
“强化六种意识”:一是强化讲政治、顾大局的意识。是否讲政治是一个人政治素养高低的标志。讲政治,就是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市委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具体到医院来讲,就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医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的按医院规章制度办事,损害医院的话不说,损害医院的事不做,始终在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与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做为一名医院职工,科室的利益是大局,医院的工作更是大局。当个人利益与科室利益、医院的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科室利益和医院的利益。当前,我们医院的大局就是“创建三甲”和“整体迁建”两大中心工作。我们必须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两大中心工作。二是强化讲团结、比奉献的意识。眼科医院经过108年的发展,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绩,是历代眼院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成绩,因此,我们要时刻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科室人员和一线职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真正实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争做团结的表率。同时,还要以主人翁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满怀激情地投身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去,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争做甘于为医院建设和发展作贡献的表率。三是强化讲原则、重制度的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院的每个岗位都有制度,都有职责,大家要认真学习、模范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临床和医技科室要严格遵守“十三项核心制度”,要严格按照“三甲”标准进行精细化管理,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同时,还要把讲原则作为基本准则,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管理、敢于担当,对于损害医院和患者利益的人和事,要坚持原则,敢言、敢做、敢管,不能做“老好人”,让人情超越了制度,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实现“人人都在规范中、事事都在规则中”。四是强化讲党性、作表率的意识。讲党性是对一个党员的政治要求,这是衡量一个党员思想觉悟高低和政治立场是否坚定的准绳。作为党员要讲党性,不是党员的也要讲党性,要按照党员标准对自己严格要求,我们要把讲党性上升到一种自觉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在方方面面做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体现出我们应有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五是强化讲品德、勇创新的意识。俗话说得好:“树人先树己,立人先立本”,对一个人来讲,品德是立身之本、立世之基,也是做人的底线。现在国家提拔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可见品德之重要。因此,大家不但要注重提高学识学历和工作能力,还要讲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更要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把讲品德当作一种习惯。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医疗市场竞争日趋尖锐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在医疗技术、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勇于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让医院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六是强化讲感恩、常反思、善沟通的意识。人与人之间产生误会往往是因为缺少沟通或者是缺少有效的沟通,只要用心沟通,许多的陌生、误会和隔阂,就都会转化为理解、信任和支持,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证。同时,在工作中不要一味抱怨,要常反思自己做的够不够好,与其将时间花在埋怨上,不如将时间花在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快乐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发扬七种精神”:一是发扬忠于职守,献身医学的爱岗敬业精神。爱岗敬业要求我们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选择了医学这个神圣职业,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就要有献身医学事业的远大理想,把远大的理想和所从事的人民健康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奉献给神圣的医疗卫生事业,立足本职工作,从点滴做起,争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二是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面旗帜,宣蔚仁、徐校卿、尹丁凡等医院的老前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以病人为本,视救死扶伤为天职,我们也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全面践行钱信忠老部长题写的“治病救人,防盲剔苦”院训,充分弘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精神,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刻做到对人民满腔热忱,始终把群众和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三是发扬救死扶伤、极端负责的人道主义精神。白求恩精神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全国卫生战线涌现出了吴登云、李素芝以及刘琼芳、余文丽等一大批白求恩式的好医生,他们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深入学习先进人物的救死扶伤、极端负责的人道主义精神,时时、事事、处处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患者,感情上贴近患者,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温馨的医疗服务。四是发扬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的开拓创新精神。“学习永无止境”,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实际上也是永无止境的。当前医疗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管理手段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我们不能虚心学习医疗的新技术、管理的新方法和技巧,提高服务质量,与时俱进,我们很快就会落伍,就会被时代淘汰。知识需要不断的更新,技术需要精益求精,无论是资历深厚的老专家,还是拥有高学历的青年员工,都应该注重工作创新、思想创新,把精力放在学习业务和钻研技术上,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以高超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病痛,争当精心治疗疾病、刻苦钻研业务、忠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好医生。五是发扬团结互助、密切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有一条就是“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互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单位,只有大家都重视团结,珍惜团结,维护团结,以实际行动搞好团结,才能有力量,才能使人心情舒畅,才能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否则,必然会使大家人心涣散、人心相疑、人心相斗,不仅缺少凝聚力,没有战斗力,而且会严重影响安定团结,阻碍事业的发展进步。因此,我们应当以对医院、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摒弃个人主义,注重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顾全大局,善于团结,加强协作,紧密团结周围的同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争做团结互助的模范,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六是发扬严守医德,不谋私利的廉洁自律精神。学习白求恩同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工作中要认真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严守医德,不谋私利,廉洁自律,诚实守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坚决反对有悖医学伦理、职业道德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严格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严禁在医疗活动中收受、索要病人及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严禁接受患者宴请和医疗器械、药品厂商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自觉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始终保持清白之名节、干净之声誉,真正做一名高尚的医务工作者。七是发扬尊重科学、坚持真理的严谨求实精神。“严谨求实”是一种积极的科学精神,反映了一种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坚持严谨的科学精神是医疗技术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医疗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具体来讲,严谨求实,就是对一切事情都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微之处见境界,于细微之处见水平。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特别是在我们的医学科学实验和医疗技术创新工作中,就要弘扬正确的科研精神和态度,尊重科学、坚持真理,把做好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还要从一件一件的具体工作做起,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特别注重把自己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得出彩,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进步,有所作为。
“保持五种心态”:一是对待同志、对待患者要有一颗爱心。一个满怀爱心的人,是永远不会感到寂寞的,只有爱才能赢得包容、赢得信任,才能创造团结友爱的同志关系、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西氏内科学》所讲:“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和人道的职业”。医乃仁术,所以医生必须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时刻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真正从心理上呵护病人,从生理上为病人解除病痛,这样才能受到病人的依赖。二是对待工作、对待事业要有一颗恒心。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容易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容易。不认真,简单的事也会做糟,容易的事也会做错。的确,任何一份工作和岗位都不是为谁量身定做的,无论是我们的医疗技术人员,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每天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重复性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颗对待工作的恒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断在工作中自我积累和反省,锻炼自己,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对医院有价值的员工,才会得到更多发展和受重用的机会。否则,你不愿意挥洒汗水,不认真去做,不用心去做,没有恒心地去做,那么你根本不要谈什么成功,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三是对待专业技术、对待事业要有一颗进取心。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温伯格指出:“不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现成答案,去尝试下一步,探索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优秀学生与较差学生的标准。”这就要求大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对事业的进取心,要坚决克服骄傲自满、好大喜功,对工作要一滴汗水一滴汗水地付出,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完成,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进步。同样,对于一名好的医生,也往往善于总结和分析问题,刻苦学习,钻研技术,能及时引入新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极为高深复杂的临床工作和飞速发展的医学科学的要求。四是对待名利和个人得失要有一颗平常心。《幽窗小记》当中有这么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做到了如此才能有一颗平常心,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平常心其实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是要具备一定的修养才可以持有的。我们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善待生活、善待工作,善待得失、善待名利。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开阔胸襟、淡泊名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境界,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利和个人得失的考验。五是对待领导、师长和家人要有一颗感恩心。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我们要感恩领导,感谢他们的培养和信任,提拔重用之恩;感恩师长,感谢他们毫无保留的传授临床经验和科研方法、思路;感恩家人,感谢他们任劳任怨,默默支持;感恩同事,感谢他们密切协作,无私帮助;感恩患者,感谢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细心检查可以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最后,党委副书记付素霞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张院长的讲话语重心长,情深意切,发自肺腑,高瞻远瞩,既是对本轮新聘和续聘正、副科级干部进行的集体谈话,也是对今后医院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既是对大家的厚望和重托,也是对全院干部职工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志和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张院长提出的“强化六种意识”、“发扬七种精神”、“保持五种心态”,与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医院“创建三甲”、“整体迁建”两大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各科室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并做为一种不懈追求,内化成一种自觉行动准则,形成医院的共同价值认同,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眼专科医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