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守光明 医德暖人心

“永远跟党走!”是河北省眼科医院住院部14楼青光眼科患者---84岁高龄孔爷爷的口头禅。孔爷爷是老革命老党员,1个月前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慕名从唐山来到河北省眼科医院医治。青光眼科的田爱军副主任热情接待了这位重病患者,通过检查很快判断了病情,当时左眼视力0.15,右眼视力仅0.06,以左眼青光眼、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入院,田爱军带领团队为其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护士长王平与护理团队为他做了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左眼视力0.3,右眼视力0.4,孔爷爷对医护人员充满感激。

孔爷爷激动地说:“我以前也是医生,我知道我的眼睛再晚来一步就保不住了,我更知道异地危重患者医院一般不愿接收。可是咱们眼科医院不仅敢接,而且这么快就把我的眼睛医好了,你们的技术没得说,真的是太感谢了。我更感动的是从主任、主治医师到年轻医生,从护士长、主管护士到年轻护士,他们都视病人为亲人,百般照料,体贴入微,她们是我这些年遇到的最好的医生,不光技术好,医德更好,我回去也要向我们的领导汇报,要向她们学习。”说着,他为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
作为老党员,老人治疗空暇不仅关心国家大事,也爱讲自己年轻时的革命故事,孔爷爷的听众,从刚认识的病友,到病友家属、医护人员,随后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到这个特殊的学习中来,14楼营造出浓郁的党史学习氛围。孔爷爷总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认真负责的医护人员,让自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获光明。

与孔爷爷只有一墙之隔的病房里,住着来自辽宁丹东74岁的胡奶奶。其一只眼睛因青光眼在当地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老人对青光眼的治疗抱有怀疑的态度。近期她另一只眼睛也因青光眼发作,视力下降,可再不治疗就有双目失明的危险,听朋友说邢台的河北省眼科医院青光眼手术做的效果很好,胡奶奶便与田爱军副主任取得了联系,田主任在电话中了解到老人年龄偏大,身体还有其他疾病,而丹东到邢台路途遥远,劝她在辽宁本地治疗也可以做手术,但胡奶奶坚持坐了22个小时的火车,长途跋涉来邢台医治。老人的眼病因延误治疗,错过了最佳的医治期。入院后,田爱军副主任第一时间为其做了详细检查,经专家联合会诊后,确定了治疗方案。术后,老人视力恢复得很理想,无任何不适。现在,胡奶奶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她说感谢田主任和全体医务人员还自己一个清晰的世界。


胡奶奶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说,“虽然你们工作繁忙,但仍然不厌其烦地对我答疑解惑,真的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说着,她从柜子里拿出早就做好的锦旗,双手递给田爱军副主任。田主任说:“感谢您给予我们的光荣,您的信任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为了尊重这位可爱的老人,采访期间我们表明,后期照片会打马赛克,也不会采用真实姓名。可老人家属一再要求,用真实姓名、原始图片,他们说眼科医院的医务人员医技高超,服务贴心,自己要做最真实的宣传者。这是患者及家属对我院医护工作的高度认可。
为病人辛勤付出的青光眼团队只是河北省眼科医院众多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我院医护人员坚持从患者需求出发,将“人文关怀”理念深入到为患者诊断、治疗、护理的点滴细节中,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换患者的舒心、放心、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