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养成刷牙习惯,一生乐享健康生活
2021年9月20日是我国33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从小养成刷牙习惯,一生乐享健康生活。2018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岁组儿童患龋率达到50.8%,5岁组儿童患龋率达71.9%,龋病仍是危害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的第一大口腔疾病。但公众(包括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婴幼儿龋仍缺乏明确认识,其治疗率仅为1.5%。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相关专家经反复讨论制定了适合我国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特点的预防婴幼儿龋的指导原则。
一、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
母乳含有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且母乳喂养对婴儿学习正确呼吸、吮吸及吞咽均有明显优势。但研究表明,乳牙萌出后按需母乳喂养和过长时间母乳喂养是婴幼儿龋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含乳头入睡的婴幼儿患龋率显著高于不含乳头入睡者。体外研究也提示,含糖饮食加按需母乳喂养是致龋的危险因素。针对母乳喂养与婴幼儿龋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议纯母乳喂养到婴儿6个月,之后结合辅食添加情况,母乳喂养可延长至2岁或以内。
1、0—6个月
大部分6个月以内的婴儿乳牙尚未萌出,主要是纯母乳喂养,不建议加水、果汁或其他任何食物,但当母亲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母乳喂养时,可以采用配方奶喂养。
随着婴儿月龄增加,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避免养成含乳头或奶嘴入睡的习惯,并减少夜间喂养次数。建议3个月内可夜间喂养2次,4—6个月减少到1次,6个月以后最好不再夜间喂养。
2、7—12个月
7—12个月的婴儿乳牙开始逐渐萌出。WHO建议6个月以后鼓励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步添加辅食,保持合理的喂食间隔。7—12个月辅食建议保持原味,不在奶、粥、果汁或其他液体里加糖,不给婴幼儿软饮料和甜点,不让婴幼儿长时间口含甜奶或甜饮料。
此外,看护者可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口腔中的致龋菌传播给婴幼儿,所以在喂养时应避免用自己的口腔接触奶嘴检测温度,不跟婴幼儿口对口亲吻,不将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婴幼儿,不共用餐具。
3、1—3岁
此时期幼儿生长速度相对于婴儿期明显变慢,大部分幼儿1岁后乳磨牙开始萌出,咀嚼能力明显提高。开始断奶的时间可在10—12个月,首先断夜奶,1岁半或2岁完全断奶。断奶的目的不是完全断绝母乳,而是让幼儿循序渐进过渡到食用家庭膳食。
1岁时鼓励幼儿使用水杯(或吸管),尽量减少使用奶瓶,1岁半脱离奶瓶,不用奶瓶当做安慰奶嘴。
4、 糖与婴幼儿龋
糖是婴幼儿龋的主要致病因素,进食含糖食品次数越多,越容易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因此提倡科学吃糖非常重要。WHO建议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婴幼儿应尽量减少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总量和次数,避免在两餐之间进食含糖食品,不喝碳酸饮料。建议1岁以内婴幼儿不喝果汁(100%纯果汁或果汁饮料),1—3岁幼儿每天喝果汁的量限制在120 ml以内。
二、0—3岁婴幼儿口腔卫生行为指导
口腔中的致龋菌可导致龋病。因此,建议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维护婴幼儿口腔卫生,引导婴幼儿建立口腔卫生行为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婴幼儿龋。
1、乳牙萌出前
刚出生的婴儿唾液分泌量少,易受到外界病菌侵袭,4个月左右时婴儿可通过牙床和舌头的触感认识世界,但同时也可能将细菌带入口腔。因此,婴儿从出生后家长即开始为其清洁口腔非常重要。
为婴儿清洁口腔前,家长需认真洗手,然后在手指上包绕干净柔软的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洗婴儿牙床、腭部和舌背,每天至少清洁1次,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婴儿口腔中的新情况。为减少婴儿哭闹,可将清洁口腔和洗脸、洗澡放在一起,使婴儿熟悉口腔清洁动作,将来也更容易接受刷牙。
母乳喂养时母亲需注意清洗乳头,保持乳头清洁卫生。婴幼儿进食后如不方便清洁口腔,可喂温开水稀释口腔中滞留的奶液。如为人工喂养,喂养使用的奶瓶等器具应注意消毒,消毒后24 h内未使用的奶瓶应重新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2、 乳牙萌出后
WHO提出:乳牙一旦萌出,家长就必须为婴幼儿刷牙。家长可用纱布、指套牙刷或儿童牙刷为婴幼儿刷牙,刷牙以机械清洁为主。当乳磨牙萌出后,家长可使用儿童牙刷清洁婴幼儿上下颌牙齿所有牙面,特别是接近牙龈缘的部位。
2岁幼儿因手部精细运动能力尚未形成,还不能真正将牙齿刷干净。因此,家长可以教幼儿刷牙,但承担刷牙任务的主体是家长。如果幼儿自己刷牙,家长需要在幼儿刷完后查遗补漏,再彻底清洁1次。婴幼儿刷牙后、睡前不再进食。
家长帮婴幼儿刷牙使用的方法是最简单的圆弧刷牙法,牙齿各个面(包括唇颊面、舌面及咬合面)均需刷到。最后一颗磨牙的远中面容易遗漏,刷牙时宜选择小头牙刷,这样牙刷才能在口腔内灵活转动,刷到所有牙齿的表面。提倡一人一刷一口杯,不与其他人共用,避免细菌传染。
乳牙萌出建立邻接关系后,家长就需要开始使用牙线清理婴幼儿牙齿邻面。正确使用牙线是安全有效清洁口腔的方法,可以预防龋病发生。建议每天至少使用1次牙线。
三、0—3岁婴幼儿口腔检查建议
1、婴幼儿第1次口腔检查的时间
婴幼儿宜在第1颗牙齿萌出后6个月(通常为出生后12个月)内进行第1次口腔检查,请医师帮助判断婴幼儿牙萌出及口颌面部发育情况,并评估患龋风险,主要内容包括:饮食喂养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生长发育情况(特别是牙齿发育)以及患龋风险评估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如发现龋病等口腔疾病宜及早诊治。
2、婴幼儿定期口腔检查的周期
第1次口腔检查后根据婴幼儿患龋风险评估情况,建议患龋风险低的婴幼儿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患龋风险高者每3个月进行1次口腔检查。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医师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口腔疾病筛查及患龋风险评估,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控制其发展。
3、婴幼儿口腔检查的内容
牙颌面部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检查牙萌出数目、排列、形态、咬合关系、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等。
龋病相关检查:牙面软垢量和分布;牙齿是否有白垩色、棕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是否有龋洞;检查牙釉质发育情况;建议进行龋活跃性检测,有助于评估患龋风险。
四、0—3岁婴幼儿局部用氟指导
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适量氟化物可减少牙齿的溶解度和促进牙齿再矿化,预防龋病发生。但是人体摄入过量氟也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氟化物的推广应用适合于低氟和适氟地区(饮水氟浓度<1.0 mg/L,非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
1、0—3岁婴幼儿使用含氟牙膏的建议和指导
出生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第1颗乳牙萌出后,家长宜使用含氟牙膏为孩子刷牙,每天2次。为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0—3岁婴幼儿使用500—1100 mg/kg的含氟牙膏,每次使用量为米粒大小(15—20 mg),刷牙后使用纱布去除口内余留牙膏。
2、0—3岁婴幼儿使用含氟涂料的建议和指导
根据婴幼儿龋风险评估结果,自第1颗牙萌出起,可由专业人员进行个性化的婴幼儿牙齿局部涂氟预防龋病。建议对患龋中、低风险的婴幼儿,每年使用含氟涂料(含氟质量浓度为0.10—2.26 mg/L)2次;对于患龋高风险的婴幼儿,建议每年涂氟4次。
3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含氟泡沫、含氟凝胶和含氟漱口水。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秦满,台保军等指南与共识:婴幼儿龋防治指南
供稿:口腔内科程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