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中的偶遇
4月19日,河北省眼科医院派出80名医护人员加入到全市核酸采样工作中,药剂科王森就是其中一员,在采样过程中,王森遇到了多年未见的高中语文老师,老师不禁感慨自己的学生如今已成为一名抗疫战士,守护家乡,便写下了以下这段文字发在社区微信群里。
一连做了六天核酸检测了,其间两个偶遇触我心灵。
一
	
22日上午,4号楼前,人们间隔一米排着队。
忽然志愿者巩彭涛急得喊了起来:“×××录了两个信息,做了三个人,再做就乱了,前边做过的八十个人就都作废了。每次这些资料都要如实上报的,我们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一点差错都不能出。快点把物业的刘大姐找来,去找找×××!”他急得挥手跺脚,四处张望,搜寻着……
闻知这种情况,年已半百的刘瑞君大姐气喘吁吁地急匆匆跑来,邻居们也纷纷提供信息。不一会儿,他们上到4号楼,找来了×××,赶快补录了信息。
偶遇此况,虚惊一场。这时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检测又紧张有序地开始了。
两位白衣战士戴着口罩,虽看不全他们的脸庞,但从他们坚定的眼神中感受到了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对他们而言,抗疫任务是神圣的,这是他们的天职,不可亵渎侵犯!我们只有好好配合的份儿,不得有半点马虎、随性。和他们携手共同完成检测任务,这是我们的法定责任,否则贻误国家大事。
二
	
大前天,我在4号楼前排队做核酸检测。轮到我的时候,全身着防护服的医生手拿检测棒,抬头看了我一眼,小声喊出了两个字:“老师!”我一惊。他说:“我是99届高一六班的学生,叫王森,班主任是王淑静。你那时教我们,你还把我写的作文拿到别的班讲评,表扬我写得好。”闻听此言,我极力搜索记忆。
第二天,轮到我做检测,我顺便问了一句:“你写的什么作文呀?”他说:“那时新世纪刚成立,我写的新世纪。你的表扬给了我很大鼓励,我至今还留着呢。”我又问了他的工作单位:眼科医院药剂科。我说:“你们都不能回家吧?”他说:“不能,我们集中住在酒店。”
特殊场合,不便多聊。但我感慨颇多:老师的举手之劳、随心而为,他却铭刻在心,乘势铆劲。想起我那时年轻,经验不足,很是愧疚。不过,我坚信:忠诚善良的付出,定会换来同学们的心心相印。如今他身着防护服,战斗在抗疫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动作娴熟地严格操作,为大家做核酸检测。可以想象,一天下来,他们的胳膊抬起、前伸、收回、放下,得要多少下,而且他们还都是站着!我们无以言说,只有向英雄致敬!
疫情无情,难隔师生情。昨天,我搜索了他的抖音号,观看了他所有的视频。令我惊讶的是:他写了那么多首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有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写梅竹谷雨节气的,而且大部分是押韵、平仄、行数等非常讲究的格律诗,有七言和五言的律诗和绝句,除了古体诗,他还写了抒发爱国情怀的现代诗,如《我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他常组织一些演唱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副业如此优秀,他的主业——医生,更为出色。他恪尽职守,业务精益求精,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一句话: 他是病人信得过的好医生!
这次偶遇,我感慨良多。如果说,我教他时,心中有愧,而现在,只有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有为惊苍天。
后记
	
每每看着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医生和志愿者一丝不苟地为大家录信息、检测,我都会肃然起敬,油然而生深深的敬意:白衣天使,抗疫战士,为了人民健康,祖国富强,你们逆流而上,保驾护航,你们辛苦了!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亲人无恙,祖国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