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先进、争先锋”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播(二)】在抗疫路上为青春书写美丽篇章
编者按:为了纪念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院团委组织开展了“学先进、争先锋”征文活动,各科室青年职工踊跃参加,截止到6月初,共收到稿件20余篇,他们用行动讲述着那特殊而又有意义的“疫线”青春,散发出新时代特有的青春光芒。
在抗疫路上为青春书写美丽篇章
门诊部王宪红
2019年12月底,正当人们忙着迎接新一年到来时,一种来源不明的病毒正悄然袭来,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将是是一场近百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会给大家带来永生难忘的经历。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这次大考中,中国胜利了,我们成功打赢了疫情阻击战,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答卷。
还记得武汉疫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率先发现了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这个关键性判断改变了中国的抗疫进程,他在抗疫最前线奋战了60多天,体现了国士担当;72岁的张伯礼院士身穿层层防护,问诊患者,看舌象、摸脉相,提供了中医治疗方案,抗疫期间还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继续前往一线战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其所在医院是最早集中收治不明肺炎患者的医院,是这场全民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他身患“渐冻症”,行动不便,却一直冲锋在第一线;陈薇院士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闻令即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研制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在抗疫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风雨中的逆行者,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战士,医生护士、部队官兵、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工程建设者……无论耄耋白发还是青春年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战疫者。他们脸上因防护口罩勒出一道道血痕,双手因佩戴手套被汗水浸泡的发皱、脱皮,但是,他们从无怨言,他们奋尽全力,恐怕因为自己而耽误了抗疫工作。他们在家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们知道家人很担心自己,可仍是义无反顾冲向前方,为了大家而舍弃小家。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任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中国人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发生时指出:“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护士,在疫情初期,就向医院写了请战书,要求去一线支援抗疫,虽最终未去武汉战场,但是依然奋战在其他战场。南宫、南河、任泽、襄都等几次疫情,都是第一时间冲向前线,身穿层层防护,去村里、去社区、爬楼梯挨家挨户采集核酸,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不敢吃饭喝水,只因怕中间上厕所,那样的话既要重新更换防护用品,又耽误采样时间。每次采样结束后,身心都很疲惫,但是只要得知采样结果都是阴性,内心就会无比高兴,因为那就意味着很多人都是安全的。
在这近三年时间里,我们同新冠疫情战斗的日子从未结束,但是大家也从无怨言,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我们的责任。有人问,你们累不累,说内心话,累,但是,累的不只是我们,还有我们背后千千万万的人,我们都在党中央的指挥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这三年,我们终于做到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到了动态清零,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做到了让各国人民羡慕的安宁生活。经常有人说,人生青春才几年,疫情就占了3年,我不这样认为,疫情让我们付出了很多,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我们学会了珍惜生活,热爱家人,我们努力奋斗,顽强斗争,让我说,正是这3年疫情,让我们的青春更加充实,让我们的青春更显珍贵,让我们的青春永世铭记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