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我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显成效
我院自开展“三好一满意”、“修、强、铸”和“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以来,医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平凡岗位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医生、好护士,在其中有一个团队,没有做出惊人的事迹,也没有特别突出的业绩,但他们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和好评,一个患者的肯定和好评容易,一批批患者的好评就一定有其不凡,他们就是我院青光眼病组的医护人员。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该病区住院患者,并与医护人员进行了交流,其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现摘录部分内容供大家共同学习。
“我在这里住着挺舒心,跟在家一样!”,“这里的医生技术好、医德好,护士态度好、服务好,每次用的啥药、有啥用,都向我们说得很清楚,感觉很温暖”。住在青光眼病区的河南患者孙艳满意地说。
真情赢得患者好评
孙艳是河南省鹤壁市人,因患急性青光眼,入住我院青光眼病区干一病房。说到入院治疗感受时,老太太打开了话匣子。“唐主任医术好,为人谦虚,每次给我检查时,一口一个大娘,叫得我这心里暖乎乎的,而且每次都把病情讲得很清楚了,让我这个老太太心里踏实。还有那个卢医生和杨桂萍医生,话不多,每次检查都非常仔细,如果有拿不准的,就会把唐主任叫来,一同给我检查,对工作十分认真,这是对医术精益求精,对我们负责,而且每天都早早的到病房看我们,很晚了才下班,真敬业,人真好。”
在该病区507室27床,我们见到了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的退休教师邵仁巧。“我是本7月11号入的院。医生给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就给我安排了手术治疗,术后做得好。这不,医生已经安排我出院了。”当谈到在院期间感受时,老人家难掩心里激动,动容的说:“这里的医生、护士好哇,就跟自己的子女似的……,我双腿骨质增生,走路疼痛难忍,许文静、王红芳护士就找来轮椅,楼上楼下的推着我,让我很感动,很感激,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快出院了,送给卢医生、杨桂萍、许文静、王红芳等医护人员四句话表达一下我的心情:“仁慈性善,技艺精堪,防盲剔苦,祛除重难。”
让患者满意才是硬道理
无论是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修、强、铸”活动,还是“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都是在提高我们医护人员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整体能力,最终让患者满意、让老百姓满意。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硬道理。青光眼病区主任唐广贤说。
据了解,青光眼病区在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中,始终把张铭连院长提出的“强化六种意识”、“发扬七种精神”、“保持五种心态”作为从医准则,时刻强调,医乃仁术,从医者必须富有同情心和爱心,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患者至上”,真正从生理上为病人解除病痛,从心理上关心病人。前几日,一患者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住进了青光眼病区。在经过一系列相关检查后,杨桂萍医生决定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一日,患者家属将1000元的红包递到杨医生手中。杨医生无论如何也不收,可患者还是一次次的将“红包”塞给杨医生……。为了安抚患者及家属,她只好无奈的收下,当患者家属离开后,她到住院收费处把1000元钱为该患者交了住院费。术后,杨桂萍将1000元住院费单据交给了患者家属。“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不能因为收受‘红包’损毁医生的名誉、损坏医院的形象”。杨桂萍平和的说。但寥寥数语,充分展现了一个医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在转变服务理念上,他们开展了“假如我是患者”,换位思考大讨论,把“转换角色、积极沟通、主动服务”作为病区永恒的服务理念。“青光眼是终生性疾病,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患者多易燥、易怒,容易发脾气,这使得积极、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护士长赵香平说。
好传统要传承
“要通过开展活动,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加以改进提高,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医学人文关怀,切实改善好医患关系。”青光眼病区医护人员纷纷表示。
一个好的经验和作法,需要加以总结、提炼并发扬。“三好一满意”,“修、强、铸”,“医德医风建设年”等活动都有结束的时候,但它的精髓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细致总结,保持和发扬,用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提升百年名院的美誉度,早日实现我院“中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战略目标。青光眼病区主任唐广贤坚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