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河北省眼科医院中医眼科学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5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入选名单,河北省眼科医院中医眼科学成功入选,全国中医眼科学科只入选5家。

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项目以5年为建设周期,旨在推动学科建设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水平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及学科团队,打造高水平中医药科学研究平台,构建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体系,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学术引领和人才支撑。

河北省眼科医院1974年设置独立的中医眼科门诊和病区,历经几代人的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中医眼科现拥有医师35人,床位110张,下辖中医眼科门诊、干眼症门诊、葡萄膜炎门诊、视神经病门诊、中西医结合眼底内科门诊以及糖尿病眼病科,拥有德国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机、罗兰多焦电生理仪、全自动静态视野仪,Optovue 血流成像OCT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年门诊人次3.6万人次,住院1000余人次。每年接收进修、规培与实习学生20余人。学科学术带头人张铭连教授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河北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科室主任石慧君教授为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河北省名中医。
近年来,医院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遵循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自身规律,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中医眼科依托河北省中医眼科研究所、河北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突出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眼病、视神经病、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病、遗传性眼病、眼外肌麻痹等疾病的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疗法在急、慢性眼病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优势作用,先后被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十二五”重点学科、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支撑单位。
中医眼科团队致力于缺血性眼病、遗传性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中医目络瘀阻理论构建及治疗缺血性眼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获202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防治及基础研究”获2021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专利5项,主编、参编著作20部(其中大学教材3部),主持、参与制定标准6项,对河北省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推动了我国中医眼科事业的进步。
未来,医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和支撑功能,抢抓机遇、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建立起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供稿:中医眼科王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