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光明 一路感真情
6月15日,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张武林副主任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患者,老人已经年过7旬,一只眼睛失明多年,另一只眼睛自幼先天发育不良且有严重眼底疾病,目前又患有重度白内障,只有光感视力。老人是独自一人从新疆历经4天时间找到了河北省眼科医院求医。张武林经详细检查,慎重制定手术方案,于6月16日晚加班为老人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为老人恢复了部分视力。是什么原因让张武林下决心为这位老人做这个手术,老人不远千里来邢台求医,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后经老人的主治医生孟克青介绍,原来在老人求医过程中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老人姓高,来自新疆库尔勒市某建设兵团,老人的老家在河南,60年代初他与同乡几经周折到了他现在生活的地方新疆库尔勒市,从此就在这里生活,他的左眼在50多岁时就没有了视力,而右眼自幼先天发育不良且有严重眼底疾病,从小视力就不好,只有一点点微弱的视力,随着年龄增大,6年前他右眼患上了白内障,这一点点视力也在慢慢丧失,只有光感。在入住白内障科后,主治医生孟克青在询问病史与家庭情况时,了解到老人离异后,一个人生活,是当地的五保户,曾在当地和乌鲁木齐的多家医院眼科检查过眼睛,但都因右眼先天发育不良且有严重的眼底病,而且白内障非常严重,手术难度非常大,风险极高,建议他放弃白内障治疗。可老人不愿放弃,哪怕提高一点儿也愿意试试,他从小在老家河南时就听说过邢台有一家眼科医院,在他老家有很高的声誉。这次就带着7000多元从库尔勒一路摸索前来就医。老人在与孟克青交流时,说起一路的经历,他反复说,我们国家现在好了,到处都是好人。他一路坐车都是车站的工作人员帮他买票,上车后列车上的乘务员还给他买水、带他上厕所,周围的乘客也尽力帮助他,他说这一路上遇到都是好人,虽然他看不见,但大家的声音他都记得。孟克青和白内障科室的医务人员在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感觉他一个人在医院住院肯定不方便,大家就捐款为他请了一位护工,照顾他的生活。科室在为老人办理住院医保手续时,发现老人没有带医保的相关资料,也没有当地医保电话,孟克青等医务人员就主动通过电话联系了新疆当地的医保部门,当地工作人员得知老人独自一人乘车四千公里到邢台就医时也非常惊讶,为不耽误老人就医,也迅速为他办理了异地就医的相关手续。当张武林知道老人家庭情况及想早日手术的愿望后,在做完详细检查、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后,于16日晚加班为老人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手术前张武林还为老人交了1000元住院费。

在手术次日,当老人打开纱布时,明显感到明亮的外界环境和模糊的人影时,老人兴奋的如孩子一样,不停地说着“我看到窗户了,我又能看到了,我又能看到了”。因手术前白内障遮挡,不能详细了解老人眼底情况,术后经眼底照相检查,老人右眼先天发育不好,眼底血管近一半没有发育,尤其是黄斑区部分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此次白内障手术提高了老人一部分视力,走路不用再像原来一样需用盲杖摸索前行了,也避免了继发青光眼和并发葡萄膜炎的隐患。

20日,白内障科的医务人员为老人购买了返程车票。老人本应该第二天换药出院,但考虑到还要坐几天的火车回疆,风险较大,就让他多住了几天,由科室医务人员对老人进行护理照顾。最后在一句句的感谢声中,老人高兴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