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微生物药物,未来将“无药可用”! ——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宣传周
今年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主题为“齐心协力,预防微生物耐药”,旨在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意识和水平,遏制细菌耐药发展与蔓延,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WHO)自2015年开始,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202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将“抗菌药物”名称改为“抗微生物药物”。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的感染。
|
常见抗微生物药物分类 |
|
|
抗细菌药 |
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 |
|
抗真菌药 |
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 |
|
抗病毒药 |
奥司他韦、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
|
抗寄生虫药 |
阿苯达唑、乙胺嘧啶 |
为什么会出现微生物耐药?
滥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是导致微生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从首个抗生素“青霉素”被应用于临床以来,抗微生物药物被广泛应用在医疗机构、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等各个领域。没有被降解的药物和药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通过粪便、尿液、废料、废水等被排放到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抑制或杀死了敏感的微生物,促进了耐药微生物的生长,打破了生态的平衡,造成了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导致“超级细菌”“超级真菌”不断涌现。
遏制微生物耐药我们能做什么?
1、不随意买药。不要自行购买抗微生物药物,更不要盲目乱用,谨记抗微生物药物不是万能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2、用足疗程,不随意加减剂量。严格遵守医嘱,不随便停药,按时按剂量按疗程服药,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3、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有助于阻止耐药微生物的传播。
4、加强锻炼。增强体魄与免疫力,从源头减少抗微生物药物使用。
5、加强宣传。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抗微生物药物知识,保护抗微生物药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供稿:药剂科贾佩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