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要替小雨好好活
——大爱父亲捐献病逝女儿眼角膜,我院使两人重见光明
山东省71岁的陈庆华5年前突然失明,虽然身体还很硬朗,却离不开人照顾,她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了。7月26日,她和另外一名受捐者在我院角膜病专科成功移植了小雨的眼角膜。一周后,她们将重获光明,日子又将步入正轨。她说:“今后,我要替小雨好好活。我会一辈子记住小雨,一个和自己重孙子差不多大的女孩。”《河北青年报》对小雨父亲大爱无疆、捐献病逝女儿角膜的感人事迹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雨后采食蘑菇母女双双中毒
事情还要回溯到7月19日雨后那个傍晚。家在邯郸涉县的5岁女孩小雨,在雨后央求妈妈带着她去采蘑菇。母亲郭训玲用采来的蘑菇做了一锅鲜汤,母女俩一人喝了一大碗。殊不知,噩梦就此开始了。
20日一大早,母女俩就开始喊肚子疼,上吐下泻,平均五六分钟就反复一次,在当地医院,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蘑菇有问题,随即母女俩开始输液。随着病情持续恶化,小雨转到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随后,医生告诉小雨的爸爸孟广荣,小雨几乎没有治愈的希望了。无论他再怎么摇医生的胳膊,活蹦乱跳的小雨也回不来了。在听到医生的话后,父亲孟广荣做出了一个对家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的决定,“遗体不往回运了,就地捐给医学机构吧。”在孟广荣的心目中,孩子不能白来,要给这个世界和家人留些念想。
两受捐人一周后将重获光明
7月25日20时许,我院角膜科的专家星夜兼程,为小雨做了眼角膜摘除手术后连夜赶回邢台。当日23时,新鲜的眼角膜顺利入库保存。此前,我院已经通知两名急需手术的眼病患者,为此她们已经等了整整一年。邢台35岁的郭女士,左眼失明无法利索干活,这让在工地打工的她被老板辞退。71岁的陈庆华是山东人,双目失明五年,左眼已因病萎缩,不能再进行手术,再等不到眼角膜,右眼也治不好了。
7月26日上午,在我院角膜病专科,两人在一间手术室进行了眼角膜移植手术,副院长吴彦超亲自主刀。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术后吴院长表示,两人的手术非常成功,一周后就可以拆线,两人将重获光明。
7月26日下午,记者将两名受助者成功移植小雨眼角膜的消息告诉了小雨的爸爸孟广荣。电话另一段,孟广荣的声音哽咽了:“好,好,让她们好好替我女儿活吧,我祝她们早点康复,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很多人在等待中失去复明机会
小雨捐献的眼角膜,让两名受助者重获了光明,也让两个家庭重新走上了正轨,但还有更多的人需要眼角膜来重获光明。我院角膜库负责人鲁韶音介绍,角膜病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绝大多数是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40-69岁年龄阶段的人群,而复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传统观念是阻碍眼角膜捐献的重要因素,‘全尸’观念使人们不愿意进行器官捐献。由于眼角膜的捐献者太少,眼库里的眼角膜一直是“零库存”,还有很多失明者目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很多人就是在等待中失去了恢复光明的机会。她表示,希望有更多心存大爱的人,身后能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为他人留下一片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