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发红别慌张——分清“白眼球出血”与“眼底出血”
在眼科门诊中,经常遇到患者指着自己发红的白眼球焦急询问:“医生,我眼底出血了怎么办?”实际上,这种肉眼可见的眼表出血与真正威胁视力的眼底出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病症。
一、“假警报”:结膜下出血
当白眼球(医学称“巩膜”)表面出现片状鲜红色斑块,就像宣纸上的朱砂晕染,这正是结膜下出血。这种出血发生在眼球最外层的结膜与巩膜之间,相当于眼睛表面的“皮肤擦伤”。
▶ 典型特征
·无痛无痒,偶有轻微异物感
·不影响视力,眼内结构完好
·出血7-14天逐渐吸收,颜色从鲜红→暗红→黄褐色消退
▶ 常见诱因
·剧烈咳嗽/呕吐
·揉眼或外伤等原因
·高血压或服用抗凝药物
·孕期分娩用力
▶ 如何处理
无需特殊治疗,前48小时冷敷(减少渗血),后期热敷(促进吸收)。
✔️ 反复出血需监测血压、凝血功能
❌切勿自行使用去红血丝的眼药水。
二、沉默的视力杀手:眼底出血
真正的眼底出血发生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区域,就像相机底片被墨水污染,虽然无法直接肉眼观察,却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 危险信号
·视野异常:眼前固定黑影遮挡、烟雾感或闪光
·视力骤降:如隔毛玻璃视物、阅读困难
·视物变形:直线变弯曲(如阿姆斯勒方格表测试异常)
▶ 高危人群
·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动脉硬化
·高度近视(豹纹状眼底)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
▶ 诊断标准
检查手段 |
诊断价值 |
---|---|
眼底镜 |
直接观察出血范围 |
OCT检查 |
高清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 |
荧光造影 |
精确定位渗漏血管 |
▶ 阶梯化治疗
·药物干预:止血化瘀类药物
·激光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湿性黄斑变性首选)
·玻切手术:清除玻璃体积血(出血量较大时)
三、关键点一览表
特征 |
结膜下出血 |
眼底出血 |
---|---|---|
可见性 |
肉眼可见红血斑 |
需专业检查 |
视力影响 |
无影响 |
明显下降或视野缺损 |
紧急程度 |
观察为主 |
请尽快就诊,查找出血原因 |
温馨提醒
·突发视野黑影/视力下降→ 立即就诊
·糖尿病患者→ 每3-6个月查眼底
·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最佳的预防措施
看得见的“红眼”未必危险,看不见的“眼底出血”才需警惕。科学护眼,从正确认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