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糖尿病的“健康警报器”,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血糖数值、胰岛素,却很少把它和眼睛联系起来。但在眼科医生眼中,眼睛是发现糖尿病的“天然警报器”——早在血糖异常影响全身器官前,眼底可能就悄悄发出了“求救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眼睛为何能提示血糖问题,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以及发现异常后该如何应对。
一、眼睛为何能反映血糖异常?
我们的眼底视网膜上分布着许多细小血管,它们像一面镜子,能直观地反映出全身血管健康。当血糖长期偏高时,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可能会慢慢损伤血管内皮,初期可能使血管壁变脆、通透性增加,随后可能出现管腔变窄、堵塞,甚至出现不健康的新生血管。
视网膜组织比较脆弱及敏感,一旦血管出问题,视网膜的供血供氧就会受影响,这些损伤在早期可能不易察觉,但通过专业的眼底检查,医生能清晰看到血管的细微变化,比如是否有出血点、渗出或者微血管瘤。因此,不少人没做过血糖检测,却在眼科检查时意外发现了自己早期血糖异常。
二、眼睛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血糖在“报警”
当血糖异常影响到眼睛时,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建议及时检查。
视力波动:如突然看东西模糊,看远处和近处切换时反应变慢,甚至白天看东西有“雾蒙蒙”的感觉,这可能与血糖波动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有关。
眼前有“小影子”晃:如感觉有飞蚊、黑影或蜘蛛网状的阴影在眼前飘来飘去,尤其在看白墙、蓝天时更明显,这可能是眼底视网膜血管出血进入到玻璃体腔所导致的。
看东西变形、重影:如看直线变弯曲,视物变形,可能是血糖异常导致眼底负责精细视觉的黄斑区出现水肿所导致的;如看东西重影,可能是血糖异常导致的眼外肌麻痹,造成了眼球运动障碍;如视野中出现一块“黑影区”,看东西视野不全,这可能是血糖异常导致视神经损伤所致。
三、发现异常后,可以这样做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别慌,及时做好这两步,最大程度减少伤害:
第一步:进行基础检查,了解身体状况
建议去医院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或糖耐量测试,以评估血糖状况。同时,到眼科进行眼底检查(如眼底镜、眼底照相),帮助判断眼底血管是否有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
第二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控制血糖是关键:无论是否确诊糖尿病,都应注意饮食均衡、适度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将血糖维持在合适范围内。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缓眼部血管的进一步损伤。
眼底问题要及时治:如果眼底已经有轻微出血、渗出,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果损伤较严重,也可能需要做激光治疗或眼内注射,以保护视力功能。
温馨提示,即使没有眼部不适,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的人群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要及早关注眼睛发出的信号,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视力与整体健康。
供稿:眼底外科王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