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沧州盲人四兄弟
——我院“光明梦 万里行”公益活动第二站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医院110岁生日之际,我院组织开展了“光明梦、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抽调相关专家,深入晋、冀、鲁、豫周边等地的革命老区、贫困乡镇、村、偏远乡村、社区、学校等地,筛查五官科疾病,送医送药。3月20日,我院“光明梦 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第二站,来到沧州市盐山县圣佛镇陈百万村,为一个盲人四兄弟组成的特殊家庭送医送药,还带去了米面油等近 2000元的慰问品,受到当地政府领导和各大媒体的关注和好评。
心的距离
3月20日,在大连至广州的高速公路上,一辆车身喷着河北省眼科医院的白色救护车,载着两名眼科专家和医院800名干部职工的美好祝愿,在高速路上疾驰,转行国道,换乡镇、村村通公路,用时近5个小时,来到了沧州市盐山县圣佛镇陈百万村。我院名誉副院长、眼科专家宁俊恩和中医眼科副主任、眼科专家常永业,一跨进盲人四兄弟的院子,便拿出便携式检查器材,对四兄弟进行眼的初步检查,尔后又拿出散瞳药水,轻轻的拉起每人的下眼睑,将散瞳药水分别滴在他们的双眼上,然后再轻轻的松开下眼睑……。由于散瞳需要15—20分钟时间,趁这个机会,与这位戴着眼镜的儒雅学者攀谈了起来,他告诉我们,刚才通过眼部检查,只有老四的右眼有点光感,其他的哥儿三个连光感都没有了,刚给他们点了散瞳的药水,目的是将他们的瞳孔散开,好对眼底的情况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能重见光明。眼底镜距离四兄弟的眼睛1厘米,距离宁俊恩的眼睛0.5厘米,宁俊恩的手轻柔的拉起四兄弟的上眼睑,0厘米……。
大医仁爱
这天阳光格外好,白花花的照得每个人都眯起了眼睛,院子里的一头小黄牛,正慵懒的站在母亲的身下,吮吸着甘甜的乳汁……,眼科医院的工作人员将为这个家庭准备的米、面、油、鸡蛋等近 2000元的生活用品从车上抬了下来,整齐的堆放在厨房内。这是一个特殊的五口之家,59岁的老大陈燕奇,56岁的老二陈燕起,52岁的老三陈燕东、49岁老四陈燕会和今年27岁的赵灿。四兄弟自幼时起,相继患上奇怪的眼病,视力越来越差,先后在20岁时彻底失明,后经诊断,系世界罕见的视网膜神经萎缩症。20年前,支撑全家生活的父亲去世,去年他们相依为命的母亲也病逝了。虽然他们眼睛不能看到东西,但在互相鼓舞下,乐观面对生活,在黑暗中摸索掌握了耕田、砍柴、做饭等生产、生活技能。我院院长、党委书记张铭连得知他们的情况后,特别交待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组织眼科专家代他支看望四兄弟,尽最大努力提供最好的治疗,为他们的生活做点实事。
“他们四兄弟的眼睛都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并伴随并发症。由于失明的时间太长,从现在的医学角度考虑,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 宁俊恩给他们做完检查后说,“不过,我们带来了医院自己研治的祖传中成药——视康颗粒,这个药在治疗视视网膜神经萎缩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病效果很好,希望能对他们的病情有所帮助。我们医院设有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正在开展家族性遗传性视网膜病的研究,如果对这方面病的治疗有新进展,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四兄弟进行治疗。”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这四兄弟的情况,尽可能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
大爱传承
“治病救人,防盲剔苦”、“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百姓健康”,一直是我院这个百年名院的传统。邯郸市永年县的姚先生的妻子和3个孩子都患有白内障,医院援助每个孩子5000元的医疗费用,使3个孩子重见光明;13岁患儿李笑笑母亲病故、父亲痴呆,自己又患眼疾,医院减免了2000多元治疗费,助其康复;为“自强之星”张雨萌的母亲开辟“绿色诊疗通道”,减免医疗费用,并帮助她进行低视力康复……近年来,医院启动多个大型惠民爱心救助行动,全院为患者捐款近百万元,为特困和困难群体患者免费手术并减免医疗费用600多万元。这充分展现我院“慈怀济世,德沛重明”的文化传承和“治病救人,防盲剔苦”办院宗旨,为广大群众的五官科健康保驾护航,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做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