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治疗
白内障,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第一位致盲眼病,占致盲眼病的25%~50%。据WHO统计,当今世界有1500万白内障致盲患者,而我国普查分析,约有400~500万白内障患眼待手术。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以手术治疗为主。眼科医生手术治疗白内障,就是要通过手术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那么,摘除了自身的晶状体对眼有什么影响呢?人眼的晶状体除了有透光作用外,还有一个作用是起一个凸透镜,即放大镜的作用。人缺少了晶状体这个凸透镜,即形成高度远视状态,看东西就会不清楚,所以手术摘除晶状体后,还必须要植入一个人工晶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体植入的目的是矫正由于手术摘除晶状体以后所造成的高度远视。
自从开展白内障显微手术以来,白内障摘除的方法不断改进。从传统的手术方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发展到较为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其间经历了从大切口到小切口的过渡。前者的切口大,但目前这种方法还不会被淘汰。因为有些不适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还需要采用这种手术方法。后者的特点是切口小,术后散光小,手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如术后发生意外受伤,不致于原伤口破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乳化手术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改进与发展。经典的植入手术是经角膜缘切口,切除晶体前囊中央部分,把混浊的晶体从此切口中取出,然后植入人造的晶体,缝合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是用一种超声波导入眼内,把混浊变硬的晶体粉碎呈乳状,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这样切口小愈合快,术后散光小,不用缝线。如果合并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效果更好。(徐晓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