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关爱薪火相传
——正定残疾农民签约捐献眼角膜 我非常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人,是他们的关爱鼓舞、支撑着我,让我勇敢的面对、战胜厄难。我若离世,请将我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让我也帮助帮助别人……。天不测 而立之年逢厄难 夜,静悄悄的,姬雪云躺在床上,没有睡意,借着斜射进屋内的月光,看着整齐摆放着的8排货架和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心头的一丝成就感由然而生。货架的另一头是卧室,妻子均匀的呼吸声让他知道,她已经睡着了,回想起妻子近30年的悉心照顾和不离不弃,心中满是感激并荡漾着幸福。而这时,思绪将他拉回到30年前。那天早晨雾气很重,自已骑着一辆自行车,飞快的行驶在通往工地的公路上。突然一辆大货车向他驶来,他下意识的向旁边躲闪,但还是被挂倒在了汽车后轮下,托着他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滑行,直到滑出五十多米后才被司机发现。经医院检查确诊,他下肢瘫痪了……! 后来,他和妻子在村里开个烟酒糖茶小卖部,但经营举步维艰。车祸不仅导致他瘫痪,而且他还因此并发了多种疾病,他需要经常到医院治疗,且必须得有人陪伴,因此小卖部经常关门,生意日渐萧条。 好心人 齐心帮助渡难关 姬雪云的不幸遭遇不久被正定县局(营销部)了解到了,把雪云被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并对雪云进行了慰问。每当他住医院时,为不影响他家的生意,客户经理就增大拜访频率,延长拜访时间,帮他购进卖出,让小卖部保持正常营业。县局(营销部)的干部职工们还自发为他捐款治病,主动到病房看望他。县局(营销部)负责人宋刚在雪云住院期间曾协助他与主治医生沟通,共同探讨医治最佳方案,让雪云治病省时间、少花钱、效果好。 卷烟既轻巧又收益大,非常适合雪云经营,他用一个纸箱子充当烟柜经营烟,但很不方便。县局(营销部)职工仔细观察雪云行动方式、经营场所和顾客购买习惯后,开动脑筋、反复琢磨,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铝合金框架带轮烟柜。烟柜每一个面都是玻璃透明的,分上下层,上层是小包展览部分,下层是条包储藏间。自从有了这个烟柜,雪云卖烟更方便了。 当年对雪云造成伤害的责任企业,曾与雪云签订了每月几十元生活补偿协议,负责人口头答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追加补偿,后来当几十元生活补偿不合理时,这个企业却被兼并了,追加补偿迟迟得不到落实。石家庄市局(公司)法律援助小分队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为他提供无偿援助,小分队仔细阅读研究当年的协议,以雪云代理人身份千方百计与当年的肇事企业沟通,把伤残补偿从每月680元增加到了1320元,每年上浮8%,改善了他的生活。 在众多人的帮助下,他的小卖部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经营状况出现了好转,他开始逐步走出困境。爱传承 自愿逝后捐角膜 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努力下,雪云的小卖部已经扩展成小超市,生活条件也蒸蒸日上。 既以与人己愈多。生活好转起来的姬雪云时刻不忘解危济困、帮助他人。那年,村里计划集资修一条村级公路,为的是解决村民出入村难的问题。村委会做了宣传动员,计划每户集资500元,先从十几个富裕村户做起,这些村户不包括雪云家。但十几个富裕村户都迟迟不交那500元,并且个别户还打算交钱200元,这使得修路无法开工,眼看当年的最佳施工期要错过,村委干部们心急火燎。在这个紧急时刻,雪云挺身而出,摇上残疾车向村委交去了500元。雪云的行动感动了全村人,大家纷纷开始如数交钱,因为大多数人都比雪云日子过得轻松,大多人都觉得落后于这个残疾人惭愧。村路如期开工,顺利修建完毕。 在和别人闲谈时,雪云得知就读于正定中学高一班的一个同学家境十分贫困,决心帮助这个孩子,让他生活学习都轻松点,就摇着轮椅走了20多里地,来到学校,和班主任说明情况后,将一张银行卡交给了这名贫困学生,并鼓励孩子战胜困难,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回报社会。当有人问起每个月准备资助学生多少钱时,他笑着告诉大家,我店里收入少,我就资助少点,我店收入多,就资助多点,尽我所能……。当听说人死后,眼角膜可以移植给需要的人,使他们重见光明的消息后,他就兴冲冲的和妻子商谅身后捐献角膜的事,确得到妻子的极力反对,妻子韩兰琴哭着说:“生前,你身体这个样,死后还要刀割,连个全尸都没有,来生投胎还会是瞎子……!”姬雪云就耐心的和她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相信老辈的说法。人死气散尽,火化一抔灰,什么都没有,还不如留下点什么,你想,一个人连天明天黑都看不见,多憋屈,能让别人重见光明,那是多大的功德呀,再说了,那么多人帮助过咱,咱们才有今天,也得帮助帮助别人,这也叫知恩图报,要不你死后也把眼角膜捐了吧,多给世界留下点光明,那时候咱们虽然都死了,但还可以借别人的眼睛看世界,看咱们的亲人幸福的生活,多好呀……!”妻子不答应,他就天天磨,直到妻子含泪点头。 9月24日,邢台眼科医院角膜库负责人鲁韶音、角膜病科护士李勤英来到姬雪云家,为其详细的讲解了眼角膜捐献的相关事宜后,姬雪云郑重的在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爱呼唤 无数人期待光明 据眼科医院副院长、角膜病学科带头人吴彦超介绍,该院角膜病科每年大约开展角膜病手术400余例,他指出,让众多患者重见光明,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是角膜供体!目前,我院作为河北省红十字会眼库设置单位,角膜依然是“零库存”。 据鲁韶音介绍,我省因各种角膜病致盲患者10多万人,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眼病患者通过眼角膜移植是可以得见光明的。但遗憾的是,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少之又少,面对角膜的巨大空缺,眼病患者们只能在黑暗中期盼。她表示,希望有更多心存大爱的人,身后能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为他人留下一片光明,让更多的角膜病患者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