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实现全市“零”的突破
	    日前,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传来喜讯:国家临床中医眼科重点学科带头人、我院院长张铭连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科研支持资金159万元,实现了邢台市在国家级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科研项目上“零”的突破,也是我省眼专科医疗机构中唯一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的项目。
张铭连院长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基于目络瘀阻探讨活血通络利水法干预视网膜Müller细胞水液代谢的分子机制》(编号:81473733)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金额为74万元。同时,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参与的科研项目《修饰因子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中作用的研究》(项目号:31471191)同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金额为85万元。张铭连院长主持研究的课题主要针对的是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伴发的视网膜水肿造成患者视力损害的研究,课题组经长期临床实践提出“目络瘀阻”病机理论假说,在此理论指导下研发出活血通络利水方,并在该复方治疗缺血性视网膜水肿有效的基础上,体内外实验相结合,从AQP4/Kir4.1失衡角度探讨缺血性视网膜水肿形成机理,研究对AQP4具有调控作用的PKC-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变化;分析视网膜病变组织中Na+-K+-ATP酶、兴奋性氨基酸、炎性因子、氧化应激与AQP4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多角度、多层次阐释“目络瘀阻”病机理论的微观辨证特征,探索能够反映虚、瘀、毒、水等病理因素之间相互兼杂的微观证侯指标群,进一步探讨活血通络利水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和视网膜水肿的作用靶点和可能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支持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来源之一,主要支持科技工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其立项过程首先要经过国内同行专家严格的“双盲”评审,再经过国内顶尖专家的投票表决才能立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代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的最高层次,此次我院获得该基金项目立项,标志着我院、邢台市乃至河北省在眼科医疗科研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思路,不断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和激励力度,大力引进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的同时,积极鼓励广大中青年科技骨干参与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近年来我院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编或参编专业书籍30余部;公开发表国家级文章500余篇,被SCI收录文章10篇。有10余篇学术论文入选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美国AAO眼科会议,并被邀请参会交流,填补了我省眼科学术界空白。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余项,居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支撑计划及自然基金课题9项;其中“活血通络颗粒的研制及治疗缺血性眼病应用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河北省2012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受到省领导的接见。同时,医院还设立了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屡创佳绩、成效颇丰,有效的推动和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切实做到“科技兴院”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我院早谋划、早准备,将其作为今年的大事之一,并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张铭连院长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基于目络瘀阻探讨活血通络利水法干预视网膜Müller细胞水液代谢的分子机制》(编号:81473733)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金额为74万元。同时,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参与的科研项目《修饰因子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中作用的研究》(项目号:31471191)同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金额为85万元。张铭连院长主持研究的课题主要针对的是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伴发的视网膜水肿造成患者视力损害的研究,课题组经长期临床实践提出“目络瘀阻”病机理论假说,在此理论指导下研发出活血通络利水方,并在该复方治疗缺血性视网膜水肿有效的基础上,体内外实验相结合,从AQP4/Kir4.1失衡角度探讨缺血性视网膜水肿形成机理,研究对AQP4具有调控作用的PKC-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变化;分析视网膜病变组织中Na+-K+-ATP酶、兴奋性氨基酸、炎性因子、氧化应激与AQP4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多角度、多层次阐释“目络瘀阻”病机理论的微观辨证特征,探索能够反映虚、瘀、毒、水等病理因素之间相互兼杂的微观证侯指标群,进一步探讨活血通络利水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和视网膜水肿的作用靶点和可能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支持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来源之一,主要支持科技工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其立项过程首先要经过国内同行专家严格的“双盲”评审,再经过国内顶尖专家的投票表决才能立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代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的最高层次,此次我院获得该基金项目立项,标志着我院、邢台市乃至河北省在眼科医疗科研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思路,不断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和激励力度,大力引进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的同时,积极鼓励广大中青年科技骨干参与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近年来我院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编或参编专业书籍30余部;公开发表国家级文章500余篇,被SCI收录文章10篇。有10余篇学术论文入选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美国AAO眼科会议,并被邀请参会交流,填补了我省眼科学术界空白。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余项,居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支撑计划及自然基金课题9项;其中“活血通络颗粒的研制及治疗缺血性眼病应用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河北省2012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受到省领导的接见。同时,医院还设立了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屡创佳绩、成效颇丰,有效的推动和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切实做到“科技兴院”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我院早谋划、早准备,将其作为今年的大事之一,并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